原標題:
(五)
歷史的時針是艱難與曲折、崎嶇與坎坷的“合金”製成的,要撥動它,必須有堅忍不拔之志。
長征的苦難悲壯,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紅軍不僅時時面臨著惡劣環境和饑寒交迫的嚴峻考驗,更面臨著革命與反革命的生死較量、黨內團結與分裂的尖銳鬥爭等。
有首歌唱道:“能吃的都吃了/草根樹皮野菜/能煮的都煮了/馬靴鞋幫皮帶/最後一把青稞/已經是很久前的事情/最後一次飯香/好像隔世滋味。”這是紅軍長征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
敵我鬥爭空前激烈。長征路上,紅軍突破了國民黨中央軍和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圍追堵截,平均3天就發生一次激戰,而且是以極其簡陋的武器裝備對付以飛機大炮武裝的優勢敵軍。紅軍犧牲的營以上幹部400多名,師以上幹部80多名,軍以上幹部8名,10多萬將士血灑征途……
最慘烈的湘江之戰,整師整團的紅軍部隊幾乎都壯烈犧牲。當地流傳著一句話:“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面對著人類生存極限的考驗,面對著一支軍隊難以承受的巨大犧牲,面對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沒有根據地作依託,沒有後勤補給作保障,只有共産黨及其領導的紅軍才能創造以少勝多、反敗為勝的戰爭奇跡。
紅軍最大的優勢是堅強的領導、精神的力量。紅軍憑藉那種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那種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在人類戰爭史上書寫了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這正是共産黨人為理想敢於拼搏勇於犧牲先進品格的集中體現,把中華民族不懼艱難、百折不撓的精神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我們黨的奮鬥史都啟示我們:輝煌,往往伴隨苦難;苦難,也能孕育輝煌。
習主席深刻指出:“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新征途上,沒有哪一條路是一馬平川的。要取得偉大勝利,必須經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紅軍在長征中展現的堅強意志品質、超凡血性膽氣,已經成為人民軍隊的底色和基因,永遠是我們剋敵制勝的精神利劍。依靠這把利劍,縱是千難萬險,我們也能“殺出一條血路來”。
(六)
“攻戰之本,係乎民心”。
毛澤東曾斷言,如果國民黨“也學紅軍的長途轉移,那是一定會被消滅的”,“因為他們沒有人民的援助”。
“一棵花生兩顆仁,紅軍百姓一家人;紅軍本是老百姓,百姓也就是紅軍。”這首流傳在中央蘇區的歌謠,就是軍民一家人的生動寫照。
紅軍來自人民。在很多蘇區,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到主力紅軍長征,江西興國約23萬人口中,就有8萬多人參加了紅軍。
紅軍為了人民。國民黨軍隊所到之處“雞犬不寧”,紅軍所到之處卻“雞犬不驚”。
長征勝利依靠的是人民。長征途中,人民群眾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為紅軍籌款籌糧、掩護傷員、傳送消息……強渡大渡河,十幾名船工和紅軍勇士一樣奮不顧身。涉險過草地,一位60多歲的藏族通司為紅軍探路,經過4天4夜,開闢出一條讓紅軍大部隊通過的生命線。
紅軍長征曾經過近20個少數民族聚居、雜居區。國民黨在這些地區留下的是民族隔閡和仇恨,紅軍經過後,廣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培育了深厚的民族情誼。不少人參加紅軍後,成為英勇善戰的革命戰士。
陳雲在《隨軍西行見聞錄》中説:“紅軍之所以能突破重圍,不僅在於有軍事力量,而且在於深得民心。”
民心所向,勝之所往。“軍隊須和民眾打成一片,使軍隊在民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于天下”。
從“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的紅軍長征,到“陷敵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的抗日戰場,再到“小推車推出勝利”的決戰決勝,我黨我軍始終和人民站在一起,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勝利的天平向敵我哪一方傾斜,早已判定。
80年過去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那段烽火歲月,我們必須經常自問:能不能始終像紅軍先輩那樣“和民眾打成一片”?能不能始終做到和群眾“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對人民群眾的感情還是不是那樣濃?聯絡群眾、組織群眾的本領還具不具備?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主席發出的這句宣言,鏗鏘有力,意味深長,道出的是共産黨人的心聲。
“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絡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我黨我軍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根、制勝之道。
今天我們行進在強軍興軍偉大征程上,奮鬥所指,聚力所向,就是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過去,我們依靠人民戰爭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未來,我們還要繼續深入探索信息化戰爭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更好地發揚我黨我軍的這一最大政治優勢。
(七)
一位三過草地的紅軍女戰士回憶長征這段歷史,曾深有感觸:“集體的利益,是紅軍一切行動的準繩。”
一切為了大局,一切為了集體,一切為了革命勝利,保持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這是長征勝利的重要因素,也是長征精神的重要方面。
長征之初,紅二、紅六軍團為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發動了“湘西攻勢”,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蔣介石隨即組織了對這一根據地的大規模“圍剿”。
遵義會議後,紅軍雖採取靈活機動戰術,但總難以甩掉敵人。毛澤東等決定讓能跑善打、敢於獨立作戰的“老九”,即羅炳輝率領的紅九軍團執行誘敵任務,以少量兵力牽制大量敵人。紅九軍團接受命令後,偽裝成紅軍主力,在大部隊渡過烏江後,果斷決定放棄渡江,留下與敵週旋,為紅軍主力擺脫敵人圍追堵截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中央紅軍抵達陜北時,部隊供給極度困窘。先期抵達的紅二十五軍知道後,立即將自己部隊的絕大部分積蓄送給中央紅軍。
在與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鬥爭中,黨和紅軍指戰員更顯示出堅強黨性和大局意識。張國燾要朱德發表宣言反對黨中央,朱德嚴詞拒絕。鬥爭的關鍵時刻,紅四方面軍領導徐向前毅然決然地説:天下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
何叔衡,黨的“一大”代表,曾迫切要求跟隨紅軍主力一同轉移,並準備了兩雙結實的草鞋。但當中央決定讓他留下來繼續鬥爭時,他堅決服從。後來,在長汀突圍戰鬥中英勇犧牲。劉伯堅,曾任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等,中央安排他留在蘇區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他知道留下意味著什麼,但馬上帶著官兵在於都河上架橋,為主力紅軍出征作準備。後在率部突圍時被俘,英勇就義前所作的《帶鐐行》,充分展現了革命者“志氣愈軒昂”的浩然正氣。
勝利,總會有犧牲。
今天,推進強國強軍偉大事業,面臨的條件和環境已遠非當年革命戰爭年代可比。但為了“大我”,捨棄“小我”,永遠是偉大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特別是當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關鍵期,更加需要我們每一名官兵、每一支部隊都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紀律意識、團結意識。
長征時期,“走”還是“留”,往往意味著生與死的抉擇。今天,面對改革中的走與留、得與失、進與退的選擇,我們有什麼理由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