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杭州G20峰會亮點眾多 中國經驗成世界各方期待

國際新聞來源:中國青年網 2016年09月02日 20:2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 開可)“由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為應對危機採取的調整措施後勁不足,中國提出的結構性改革方案成為一大亮點,包括推動産業的轉型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等,不僅為解決當前中國經濟問題提供了‘藥方’,也為解決世界經濟難題找到了‘鑰匙’。”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國際研究部負責人陳曉晨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的結構性改革方案將成為此次杭州G20峰會上的亮點之一。陳曉晨認為,中國在結構性改革方面的經驗將為世界調整經濟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事實上,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都在嘗試著恢復經濟,但是實際效果並不如人意。在陳曉晨看來,發達國家主要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調整經濟的純粹“撒錢”方式無益經濟難題的解決,反而出現了很多負面的外溢效應。

  而中國結構性改革的不同之處在於通過改革增強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三降一去一補’的供給側改革,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舉措,特別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實現産業的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陳曉晨説。

  此外,中國的“創新”經驗也可以推廣到國際社會。據陳曉晨介紹,將創新驅動和打造新增長源作為二十國集團新的合作重點,有助於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共同創造新的有效的、可持續的全球需求,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G20峰會上,首次將綠色金融和跨境投資議題引入議程。

  陳曉晨向記者解釋道:“可持續發展已經提上全球領導人的議程。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中國近兩年在綠色金融領域發展迅猛,不僅為中國自身的發展提供了進一步轉型的推動力,還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以學習和參考的範本。而《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是世界首份針對投資政策制定的多邊綱領性文件,也是首次將跨境投資議題引入G20議程。

  從2013年起,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連續三年參加G20峰會。每次峰會發言都成為世界各方關注的焦點。今年,中國作為峰會的主辦國,將更加引起世界的關注和期待。

  “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表現在很多方面。”陳曉晨舉例説,“比如期待中國能夠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提出的方案能夠引導世界經濟走出金融危機的持久影響,尋找到新的動能;期待杭州峰會能夠提升全球宏觀政策的協調,在貿易和投資領域走出當前的瓶頸;期待杭州峰會能針對國際金融體制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提出切實有效的方案。”

  為何國際社會對中國有如此高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陳曉晨分析道。

  當前,世界經濟還未重回正軌,復蘇仍然乏力,依舊面臨下行壓力。老問題沒有解決,而新的挑戰例如經濟體政策分化加劇、難民問題、恐怖主義等不斷涌現。“中國在金融危機以及動蕩的國際局勢中保持了比較穩定的經濟增長,並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建立了長效發展機制。在此背景下,各方對杭州G20峰會有高度期待,希望中國能夠發揮引領作用,給紛亂的國際形勢指出一條明路,給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陳曉晨説。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