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俄專家:中國創新議程設置 為G20機制增添新內涵

國際新聞來源:國際在線 2016年09月01日 09:3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孫娟):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即將在杭州舉行。俄羅斯專家認為,自2009年以來,“應對世界經濟中的危機狀況、深化國際金融架構改革、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力”一直是峰會期間的主要議題,在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後,議題範圍得到進一步擴展。

  2009年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在美國匹茲堡峰會期間將這一機制定位為國際經濟合作和協調的首要平臺。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專家、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奧列格·巴拉巴諾夫指出,二十國集團機制確立以來,吸引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參與,不僅在成員範圍上超過八國集團,而且比後者更具代表性、公正性。但他同時也強調,將問題“政治化”阻礙了二十國集團機制的有效運作。“西方國家依舊試圖推行自己的議程和意識形態目標,而金磚國家以及其他參與者的訴求則得到忽視。因此,希望中國主導下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議程能夠更加平衡,更符合整個世界發展的需要。”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依舊面臨挑戰,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因素增多,G20機制的意義更加凸顯,其所肩負的任務也更加廣泛。俄羅斯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多邊合作中心主任、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專家馬爾克·拉赫曼古洛夫説,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創新性地為峰會的關鍵議程賦予更多新的內容,聚焦環境治理,將綠色金融、落實氣候資金等問題納入峰會的重點議題,並且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擔任主席國期間,氣候變化問題受到關注。G20歷史上首次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專門聲明,呼籲各成員儘快批准《巴黎協定》,以推動其早日生效。中國還積極推進綠色金融,將生態標準引入銀行體系,環境友好型企業可以優先獲得資金。通過引入綠色債券在內的創新金融工具,穩步推進生態建設。”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現象出現抬頭趨勢,成為造成全球貿易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拉赫曼古洛夫説,“繼續加大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力度,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環節。儘管多年來20國集團領導人一再保證不採取新的貿易保護措施,但是在現實中一些主要經濟體的貿易保護措施並未停止。”

  今年7月舉行的G20貿易部長會議上決定,將不採取新的保護主義的措施延長至2018年。拉赫曼古洛夫表示,這一決定有助於促進全球貿易儘快走出低谷。

  2015年9月,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中方推動下,杭州峰會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系統性行動計劃。拉赫曼古洛夫表示,中國在確定G20峰會和其他重要前期會議的議題時既推動實現自身利益訴求,也兼顧國際社會的廣泛利益。“中國為二十國集團所有成員定下任務,倡議所有成員在杭州峰會前都制定落實這一議程的國別方案,匯總形成二十國集團整體行動計劃。各國如何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如何幫助欠發達國家落實這一目標,中國作為國際舞臺上一個負責任的‘玩家’在此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俄羅斯專家表示,由中國擔任主席國的此次G20峰會將達成的一系列歷史性成果及共識,為提振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同時,不排除中俄會就“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濟聯盟提出新思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