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新加坡專家:杭州G20讓人重拾經濟全球化信心

國際新聞來源:國際在線 2016年08月30日 20: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9月4日-5日在杭州召開。作為全球經濟治理重要的合作平臺,如何在世界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尋找新的增長源頭,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今年峰會的關鍵詞。對此,作為峰會主辦方的中國提出了“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大會主題,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共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近日撰文表示,在中國召開的G20峰會可以極大地促進中美乃至全球的經濟合作,通過各個地區與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和經濟互補,人們將會重拾對於經濟全球化的信心。以下為文章內容選編:

  G20不應成為地緣政治的角鬥場

  部分國家過時的“零和博弈”戰略不應再在G20峰會上干擾理性的經濟思維,不要讓G20成為地緣政治的角鬥場,而是應讓它成為國際社會探討如何更好地發展經濟的平臺。

  此前,G20成員國曾一致同意應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強投資,以便促進國際經濟增長。然而,當中國發起組建亞投行(AIIB)時,美國對此表示強烈的反對。一位匿名的美國財政部官員曾在接受英國記者採訪時表示,英國加入亞投行是在“屈服於中國”,並稱這不應該是“對待一個崛起大國的方式”。

  這種言論充分體現了某些國家、某些官員仍然在用“零和博弈”的思維思考現在的國際形勢。他們錯誤地認為,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有百害而無一利。這種思維已經完全不適應21世紀的世界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依存。如果説全球經濟復蘇是當前各國的首要關注點,那麼,一個欣欣向榮的美國經濟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反之亦然。

  在杭州G20峰會期間,二十個國家的領導人可以在履行全球性責任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美國總統奧巴馬應該在峰會上做出榜樣,向全世界展示,美國人民已經擺脫了過時的“零和博弈”思想。美國應該宣佈主動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而不再是一味地對抗、拒絕,要讓理性的經濟思維在G20峰會上佔據主導地位。

  中美合作將樹立經濟一體化的榜樣

  中美在經濟領域有著很多的互補性,中美合作本應是“天作之合”,而這種合作關係將會為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建設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中美在基礎設施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美國急需新一代的基礎設施: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預計,在2016-2025年間,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出現1.44萬億美元的缺口,這將極大地拖累美國經濟增長。而中國則是全球唯一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與技術力量來與美國在此進行合作的國家。如果中美能基建領域達成合作,例如中國對美國輸出高鐵等,不僅將極大地提升中美關係,更能讓中美兩國都從中獲得極大的經濟收益。

  同樣,中美兩國之間的良好合作將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示範榜樣。比如,歐洲、日本、印度也可以學習中國,幫助非洲進行基礎建設。這不僅將會盤活雙方的經濟,也可以幫助歐洲從根本上解決非洲非法難民的問題,最終讓人們重拾對於經濟全球化的信心。

  G20將使人們重拾全球化信心

  最近,人們正在對“全球化”這一觀點失去信心。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們開始將全球化視為威脅,而不是機會。英國主動“脫歐”、高喊建造“移民墻”的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都是明顯的證據。

  而G20將成為扭轉這些消極觀點的良好契機。通過G20,人們將見識到一磚一瓦的經濟合作,看到近在眼前的工作崗位,領到實實在在的薪水。人們的生活將會因這些項目而徹底改變。以“一帶一路”等為首的宏觀戰略,將徹底扭轉人們對於全球化的消極觀點,促進全球的經濟合作,最終實現全球的經濟回暖與重新增長。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