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廖奶奶的鹹鴨蛋致富"流油"記

中國新聞來源:千龍網 2016年08月27日 09:0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廖秀英請參觀人員品嘗鹹鴨蛋

廖秀英請參觀人員品嘗鹹鴨蛋(8月25日攝)。千龍網記者 劉陽攝

  千龍網江西瑞金8月26日訊(記者 劉陽)打開淘寶網頁,輸入“廖奶奶家的鹹鴨蛋”會彈出很多頁面,“20枚包郵”、“週年慶”、“鹹鴨蛋農家手工”等標語顯示在店舖最醒目位置,網站上的廖秀英正端著一盤腌制好的鴨蛋對著鏡頭微笑。

  網絡上的這個鴨蛋紅人就是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86歲村民廖秀英,鄰里街坊都習慣稱她為廖奶奶。抗日戰爭時期,她被參軍的父母從廣東送到江西瑞金避難,父母犧牲後,她在瑞金紮下根來,成為了抗日烈士的後代。

  見到廖秀英老人時,她正和合作社的社員們一道清洗從養殖戶那裏收購回來的鴨蛋,這些鴨蛋經過清洗、烘乾、抹泥、腌制等過程後就可以放到網上銷售,而鹹鴨蛋的收入也成為廖奶奶一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過去的日子過得苦,在農村,雞蛋、鴨蛋雖然很常見,但都是奢侈品。只有家裏來了客人,農村人才舍得買、舍得吃。因為交通不便“走不出去”,廖奶奶鹹鴨蛋的價格一直很低。

  “腌制鴨蛋的手藝也不是一天練成的,慢慢摸索嘗試後就知道了‘秘訣’。夏季農活繁忙時,我都會把腌制好的鴨蛋從缸裏面拿出來切開,送給村裏幫忙收水稻的街坊。”廖奶奶説。就這樣,廖奶奶鹹鴨蛋美味的讚譽在十里八村傳叫開來。

  “那時我把腌制好的鴨蛋放在籮筐中提到集市上賣,每天只能賣幾十個,一個月最多也就賣出幾百個,我16歲開始腌制、售賣鹹鴨蛋,我從沒想過能在網上賣鴨蛋,而且現在還賣得這樣好!”2015年4月,廖奶奶乘上了電商平臺的快車,在網站上賣起了自己的鹹鴨蛋。由於品質獨特,廖奶奶的鹹鴨蛋收到消費者的青睞,但隨著銷售成倍增長,問題也出現了,因為鹹鴨蛋是從村民那裏收購過來的,再加上腌制鹹鴨蛋的四十多天,貨源跟不上,很多大的訂單廖秀英都不敢接。當地政府得知這種情況後,2015年12月18日正式註冊成立廖奶奶鹹鴨蛋合作社,並採取“合作社+電商+貧困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進行以鹹鴨蛋為主的農産品銷售。自去年加入村郵樂購以來,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共賣出鹹鴨蛋200萬個,月純利潤18萬元。發展貧困戶社員23人,幫助貧困戶年均增收2萬餘元。

  2016年3月廖奶奶接受了電視臺的採訪一下子成了“鴨蛋紅人”,鹹鴨蛋日銷售量高峰時達到4000多個,供不應求。除此之外,按照農業産業化發展模式,借助廖奶奶鹹鴨蛋專業合作社和星源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地政府大力建設蛋鴨、白蓮、果蔬等特色農業基地,加快了生産、加工、流通一體化進程,幫助村民一起致富。

  據壬田鎮黨委書記劉志斌介紹,讓“鹹鴨蛋企業”拉動産業發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壬田鎮將廖奶奶鹹鴨蛋合作社與精準扶貧對象結對,讓貧困戶參與土鴨養殖,一方面幫助貧困戶拓寬致富路子,另一方面幫助解決土鴨蛋貨源問題,在政府及郵政公司支持下,免費為貧困戶發放蛋鴨3000隻。作為經營實體,合作社還提供勞務就業機會,幫助村民增加收入。

  “咱們自己富了不叫富,大傢伙都富起來,那才叫富裕。”對於自己多年摸索出來的腌制鴨蛋的秘訣,廖奶奶從不吝嗇的傳給別人,哪怕是陌生人。自己的合作社裏有24家貧困戶,怎麼讓大傢伙一起致富,這也是廖奶奶的心願。

5把鴨蛋洗凈,裹上江西特有的紅泥巴、放上鹽、糖、酒精等用料,粘上草灰,放到缸裏腌制一個月,橙黃流油的鴨蛋就腌制好了。等上40天,鹹鴨蛋就能搭上郵政電子商務的快車,成為餐桌上的“香餑餑”。-(4)

  如今86歲的廖秀英精氣神很好,説話思路清晰,她希望通過“廖奶奶鹹鴨蛋合作社”能讓更多的村民富裕起來(8月25日攝)。千龍網記者 劉陽攝

3村民清清洗鴨蛋

  8月25日,村民清洗鴨蛋(8月25日攝)。千龍網記者 劉陽攝

4廖秀英16歲開始腌制、售賣鹹鴨蛋,我從沒想過能在網上賣鴨蛋,現在而且還賣得這樣好!

  廖秀英16歲開始腌制、售賣鹹鴨蛋,“我從沒想過能在網上賣鴨蛋,現在而且還賣得這樣好!”她説(8月25日攝)。千龍網記者 劉陽攝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