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日前公佈的區域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長三角兩省一市(江蘇、浙江、上海)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呈現出“老底子”愈加夯實、新動能強勁發展特徵,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老樹”發新芽
位於無錫東港鎮的紅豆熱電廠,原有的兩台鍋爐是2004年建設的,熱效率較低且不能適應熱負荷增長需求。2017年,該廠淘汰了原來的兩台舊鍋爐,改建高溫高壓的流化床鍋爐,改造後每年可減少5000噸標煤。
江蘇火電發電量、鋼鐵、水泥産量均居全國前三,化學纖維産量佔全國的30%,煤炭消費總量位居全國前列。面對環境容量超載、環境負擔過重的客觀現實,“壓鋼減化”是必然選擇。
積極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長三角地區傳統産能提升正在轟轟烈烈進行中。此前,杭州鋼鐵集團堅定推進去産能、調結構、促轉型,用150天時間全面安全關停了杭鋼半山鋼鐵基地,平穩分流安置1.2萬人,成為去産能的範例。
去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淘汰産能、提升傳統産業效果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壓減鋼鐵産能634萬噸、煤炭産能18萬噸、水泥産能510萬噸。浙江和上海傳統産業也取得了良好發展,浙江紡織、服裝、化工等十大傳統産業利潤總額增長23.2%,上海工業生産則呈現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
量優質更佳
如何培育新興産業全面振興實體經濟?浙江正加快實現擁抱數字化、智慧化的步伐。組建之江實驗室、成立省級人工智慧發展專家委員會,在人工智慧、量子通訊、數字創意等領域佈局了一大批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重量級産業,不斷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數字經濟與傳統産業的結合也在産生神奇的化學反應。浙江台州智慧馬桶蓋製造已形成了産業集群,越來越多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正在進一步融入智慧馬桶蓋製造中,2017年前3季度銷售份額佔據國內市場60%以上。
2017年,長三角地區新經濟蓬勃發展。據統計,新經濟對浙江生産總值增長貢獻率達37.1%,江蘇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比分別提高到42.7%和31%。上海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同比增長7.3%,新能源汽車産業更是增長42.6%。
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現代服務業也是上海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顯示,包括研發設計、文化創意、信息技術、檢驗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在內的現代服務業,近幾年在上海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與先進製造業遙相呼應。
優化營商環境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優的營商環境,這在長三角已成為共識。上海市提出,上海加快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核心就是深化政府的“放管服”改革。
以上海浦東新區率先試點的“證照分離”為例,目前已梳理出548項企業市場準入審批事項。除了國家規定的事項,市區兩級的許可審批,都要按取消、備案等方式進行改革。
浙江正在以“最多跑一次”為引領撬動全面深化改革。目前,浙江“最多跑一次”已覆蓋80%的權力事項、“零上門及一次辦結”比例高達82.6%,群眾對“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給予滿意、比較滿意評價的比例接近90%。
浙江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卓勇良説,浙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的一個里程碑事件,真正體現了浙江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從源頭上提升經濟社會運行效率的堅強決心,為該省經濟發展營造了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據新華社杭州電 記者商意盈、何欣榮、劉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