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砥礪奮進的五年 人權篇】廣西生態博物館以新型模式造福百姓生活

中國新聞來源:國際在線 2017年07月27日 10: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邢盛妍):博物館是很多人出行旅遊時的必到之所,其主要功能一般是自然和人文遺産的收藏和展出。然而,由廣西民族博物館&&建設的生態博物館不僅幫助貧困地區的村民修了路,通了水電,甚至還幫不少人找到了工作。這個名字聽起來特別“高大上”的生態博物館,究竟是什麼,又是如何實實在在惠及百姓的呢?

  融水安太苗族生態博物館坐落于廣西北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小桑村下屯,這裡風景優美、交通相對閉塞,苗族傳統原生態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融水安太苗族生態博物館館長石磊説,“我們生態博物館建在融水瑤族自治縣安太鄉小桑村下屯,距離縣城約70公里。我們是他下面的一個工作站,總部就是廣西民族博物館。平時我們是對外開放的,在本地的社區我們做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的活動。還有平常會做好非物質文化的蒐集活動,比如我們的平常拍攝的節日、民俗等資料的蒐集,每一年都要上報,匯總。作為一個文化保護的資料庫。平常大的節假日,我們就跟村民搞互動。比如比賽,娛樂活動,節日裏的生産生活活動,還有幫扶扶貧活動,互助活動等等,都是根據一年的工作情況,逐步有序開展。”

  生態博物館是將某一特定社區或某一特定區域整體作為博物館,包括其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強調社區歷程的整體保護與協調發展的統一。這一源於法國的新型博物館形態在上世紀80年代被介紹到中國後,在很多地方生根發芽,其中,廣西的生態博物館建設極具代表性。從2003年開始,結合廣西民族博物館建設,相關專家提出了“1+10”方案,即一個廣西民族博物館與10個生態博物館共同建設。

  石磊館長介紹説,“生態博物館相當於對外保護區的展示中心,通過展示,讓村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向外推廣,提供了一個對外交流的平臺。讓大家更有信心,做好今後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生態博物館不同於傳統博物館,它立足於當地居民的自主意識,博物館及遺産專業的支持,較好地實現了將傳統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展示、傳播和宣傳等功能。

  中國的生態博物館都建立在比較偏遠的鄉村,因此從開始就面臨著把社區發展帶動起來的現實目標。除了幫助村民解決生計問題,村寨裏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都得到了保障。聊起生態博物館的功勞,廣西民族博物館研究二部的主任麥西一臉自豪。“水通了,電也通了。還有一些比較適合發展旅遊的點,把旅遊業也發展起來。比如説龍勝,本來以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村寨,我們説的龍脊梯田,在另外一個村寨,走路的話要走四十分鐘。自從我們在這裡做生態博物館後,這邊旅遊業也發展起來了。路也修了,以前那邊都是泥路,現在都是柏油路面。”

  的確,由於生態博物館的建設發展,當地政府對修路、供水、供電等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知名度的提升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興起,與此同時,大量的民眾前往參觀,從而帶動了當地的文化消費。無論是旅遊業的發展還是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都為原本貧困的山村帶去了現實的經濟效益。

  廣西生態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內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成功範例。關於這個模式,麥西主任介紹道:“學術界稱我們廣西的生態博物館為二代模式,它還在不斷地推進過程中。其實“1+10”工程是廣西的一個牌子文化品牌。”

  生態博物館在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創造力以及文化“原真性”的同時為貧困地區的百姓創造了更好的生活,給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對於生態博物館的未來走向,廣西的項目組正考慮如何實現從“1+10”到“1+n”的模式轉變。麥西説:“因為現在我們的模式類型比較單一,這是第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廣西共有十二個世居民族,但我們的十個館沒把十二個世居民族覆蓋完。策劃下半年會做一個調研,看看哪些民族還能再納入到我們生態博物館的體系裏面來。”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