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何亞非解讀“一帶一路”倡議三大創新 體現中國對國際秩序新思考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05月10日 10:3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外交部前副部長、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亞非

外交部前副部長、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亞非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一帶一路”倡議有眾多創新之處,但是究竟新在什麼地方?外交部前副部長、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亞非認為,倡議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創新,尤其體現了中國對未來國際秩序的一些思考,其中包括中國新的大國觀念、新的發展觀、新的國際合作觀,以及新的國際秩序觀。

  “一帶一路”倡導全新文明融合模式

  歸納起來,“一帶一路”倡議五大核心要素有政策溝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何亞非説,這五大核心要素所倡導的是一種全新的國際文明融合模式,這種模式有助於克服全球化可能産生的負面因素,化解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所産生的負能量,推動全球化在整個國際格局産生深刻變化背景下及時的方向調整,從而更多的體現包容、普惠、共享精神,擴大知識全球化的民意基礎。

  “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帶一路’要打造的是一個新絲綢之路,海陸兩道,是一個綠色、健康、和平、繁榮的願景規劃,它是一個各國老百姓普遍參與,普遍受惠的倡議。大家要記住,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一帶一路’真正的主人也一定是各國人民。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項目的增加,接受度的不斷提高,參與國家老百姓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會水漲船高,這是檢驗‘一帶一路’是不是一個好的倡議,是不是一個新的國際合作模式的標準。全球化不能成為少數跨國公司和利益集團的專利和特權,世界市場也不應該被他們所壟斷。”何亞非説。

  “一帶一路”推動全球化進入新時代

  何亞非認為全球化不會倒退,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的特徵一定會是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多的共享。現在全球化已經形成了一個各國經濟上相互依存、文明深度融合、安全相互倚重的利益共同體,誰也離不開誰。開放、包容、共享的全球化,既是“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帶來的結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所必須的國際環境,兩者相輔相成。

  何亞非引用一個統計數據具體説明。“過去傳統意義的全球化,貿易自由,減讓關稅,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在5%左右,而開放、包容、共享下,“一帶一路”這樣的新全球化會使全球經濟增長10%到15%。

  “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中國對未來國際秩序的思考

  何亞非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中國新的大國觀念。中國處在全球性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階段,而西方學者認為新興大國和首善大國之間必然會發生衝突,這個時候中國究竟走什麼樣的大國、強國之路?各方都很關注。中國這些年參與全球治理、全球化的實踐,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所代表的大國觀念是新型的,不會走過去傳統意義上侵略、掠奪、殖民的道路。中國的強盛一定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合作共贏。

  其次是中國新的發展觀。“中國倡導的是經濟上相互依存,安全上彼此倚重,文明相互融合,從利益共同體向命運共同體邁進。‘一帶一路’的倡議實際上講中國希望以自身的發展帶動合作夥伴的發展,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一起發展。”何亞非説。

  此外,何亞非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還體現中國新的國際合作觀。“一帶一路”倡導的是平等發展,共同發展,合作共贏。這樣的基本原則是新的國際社會合作的原則,也就是各國要相互尊重發展戰略,相互尊重文明文化的差異,在這個基礎上開展全面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還體現中國對未來國際秩序的思考,或者説新的國際秩序觀。何亞非説:“現有的國際秩序還是有效的,為維護國際和平、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起了制度性的保證作用。中國創造新的國際秩序,不是要推翻現有的秩序,而是希望通過維護鞏固這個秩序去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給發展中國家更多的話語權、決策權,讓這個國際秩序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平衡。”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