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孔華)“他今年4月份就(駐村)到期了,我們希望他不要走。如果一定要走,哪怕半個月一個月回來看看也好,繼續幫我們搞開發。”福建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村支書王明祖説。
王明祖口中的“他”是2014年7月,福建省委組織部派駐下黨村的第一書記曾守福。
曾守福剛來村裏的時候,王明祖對他可沒有這麼“好”,也不太相信,派來的村支書能幹出些什麼。
“剛來時,我讓他&&開農家樂,讓城裏來遊玩的人有飯吃,他今天説沒有冰箱,後天説沒有發票……拖了幾個月才開起來。我説,‘你是村幹部,你不&&給村民做示範,其他村民心裏沒底氣’,後來他把農家樂開起來了,現在一年收入十幾二十萬……村民看他賺了錢,就一起來幹了。”曾守福説,在扶貧的兩年多時間,除了想脫貧的辦法,他還要幫村民們樹立起生活發展的信心。
下黨鄉的農家樂
兩個“五點”的山莊 習近平來過三次
“地無三尺平,路無三尺寬,出門要爬嶺,開門就見山。”昔日地處深山溝的下黨鄉被稱為壽寧的“西伯利亞”。
“我們這裡老百姓有句話,就是‘兩個五點’,早上五點出門進城,晚上五點才能回家。”王明祖説,在曾守福來村之前,村裏都沒有一條像樣的通往縣城的路。
然而就是這個藏在深山,交通極為不便的下黨鄉,習近平同志曾來過三次,甚至在多次講話中提到“下黨印象”。
昔日窮山溝,今日美麗鄉村。
1989年7月16日早上6點,時任寧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帶著市直領導顛簸3個多小時到達平溪鄉,接著又頂著炎炎烈日走了2個多小時,在崎嶇的山間古道跋涉15里才到達下黨村。
“異常艱苦,異常難忘”下黨之行給習近平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1989年7月21日,下黨發生百年不遇的洪水,習近平又冒雨前來察看民情,慰問受災群眾。
1996年8月7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又帶著福建省直部門領導來到下黨鄉,在給予100多萬元資金支持的基礎上,習近平指出下黨的發展要抓“做”功,而不是“唱”攻,他要求幹部披荊斬棘,搞好工作;更新觀念,拓展思路,把路子摸得更清楚一些,把腳步邁得更紮實一些,要以一村一戶一人為對象去想路子,去解決問題,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上,才能實打實上一個新臺階。
18年後的2014年7月,福建省給下黨鄉的下黨村派來了駐村第一書記曾守福,就是這樣做的。
兩年半,山村巨變
52歲的王根資這幾天特別開心——今年他家將在新房過年。
王根資夫妻個頭都不高,兩個兒子在外面打工,只夠自己吃住,母親身體不好,常年要服藥。2014年,看見村裏人都在蓋樓房,王根資也動了心。由於手頭不寬裕,房子蓋蓋停停,蓋好了又沒錢裝修,直到加入合作社,生活改善了才順利進行。
“在以前,茶青一斤只賺一兩塊錢,現在加入村裏合作社,保底價格七塊錢,家裏3畝茶田去年收入6000多塊錢。村裏家家戶戶蓋房子,我幫他們打工,一年收入一萬五左右。”在蓋房補助等其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王根資不僅蓋起了上下四層200多平米的新房,還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2016年,全村32戶貧困戶中,共有27戶像王根資這樣的貧困戶在駐村第一書記曾守福的帶領下脫貧,村財政也從2014年的零收入增長到2016年的20多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4200元增長到11000元。
小山村發生了翻天巨變,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新來的駐村第一書記究竟想出了什麼招?
首創“消費扶貧”模式 只賣茶園不賣茶葉
高山出好茶,加上土壤含富硒富鋅,下黨茶一直“藏在深閨”。曾守福來到下黨村後開始在茶和紅色旅遊上做文章,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滿目青山,四處茶園。漫步下黨村滿山遍野的茶園,隔幾畝就能看見一個牌子,某某公司愛心茶園,某某公司茶園……
“我們只賣茶園不賣茶。”曾守福説:讓企業或企業家以每畝2萬元的價格,簽訂為期5年的茶園認購合同,5年裏,村裏把他認購茶園的茶‘定制’給他們;為了讓企業家對“自己的”茶園品質放心,下黨村的茶園、茶廠安裝了48個攝像頭,企業家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看到茶園的管理、採摘、茶葉製作。
王明祖説,真不捨得曾守福(右)走。
為了保障茶葉品質,下黨鄉要求,所有加入村合作社給茶廠提供茶葉的農戶不能私自給茶葉打藥、施肥,全部用村裏統一購置並免費發放的有機肥。
“我們不想等靠要,我們希望通過自己勞動,提供優質生態農産品獲得支持,獲得尊嚴。”曾守福介紹,他多次拜訪福建籍企業家,向他們倡導這種“消費扶貧”的概念,得到了很多企業家的歡迎。
不僅如此,曾守富從《人民日報》一篇有關習總書記的報道中獲得靈感,註冊了下黨村自己的茶葉品牌“下鄉的味道”。
“一畝茶田大概能産600斤茶青,100斤茶葉,對於企業家來説,200元一斤的茶葉並不貴,而且喝得放心;對村裏來説,通過創辦茶廠增加了村收入;同時,通過合作社或者入股形式加入茶廠的老百姓也獲得了不菲的經濟收入,一舉三得。”如今,村支書王明祖對這個派駐的第一書記佩服得“心服口服”。
王明祖介紹,村財政有錢了,去年給村裏1341人每人補貼了100元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費;花了十二萬購買了板栗苗免費發給村民種植,再過兩年,村裏170多畝板栗山就會挂果,農民又能增加收入。
在這背後,對曾守福來説,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經歷了多麼艱辛的過程。
第一次來村裏,為了摸清村裏情況,曾守福3個月沒有回家。晚上想看電視,只有兩個臺,無奈,只能獨自坐在操場,冥思苦想出路。有過心酸,有過歡笑,甚至在他身上上演了“農夫與蛇”的故事,只不過,他這個城裏來的書記成了成語故事裏的那個“農夫”。
“只要行得正,就能走得遠,絕大多數老百姓眼睛都是雪亮的。”對自己的駐村經歷,曾守福沒有後悔過。
總結自己的駐村扶貧經驗,曾守福説,“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在下黨村,所有的創新都讓村兩委成員或者黨員&&做,一旦村民看到好處,自然會響應。農家樂如此,民宿如此,茶園如此……”
從上世紀80年人均收入不到200元到現在的11000元,下黨村用了30多年。這些年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脫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