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吳辛欣、呂茜):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屆峰會正在浙江杭州召開,全球矚目。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院長肖逸夫教授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看好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肖逸夫高度評價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認為中國為G20峰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嚴峻,經濟復蘇乏力,整體增長格局分化。同時,歐洲各種危機不斷發酵,比如難民危機、英國脫歐等。美國國內總統選戰正酣,奧巴馬時代將要結束。肖逸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給G20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提出了很多新舉措,投入了很多熱情。在貿易、發展以及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中國從金融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新倡議。可以説,中國在全球治理以及全球化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G20峰會與會各國十分關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問題。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6.9%,雖然是25年來的最低水平,但在全球經濟疲軟的態勢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長。對此,肖逸夫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但並不是遇到了危機,而是有序可控的:“實際上,這是個好事兒。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已經達到峰值。可以説,中國過去二三十年裏,經濟增長依靠粗放型的經濟模式,這已經走到了盡頭。通過開設工廠、依靠債務和金融投資拉動工業生産,這樣的模式也已經走到了盡頭,發展創新型經濟已經刻不容緩!應該促進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減少投資。在這種新的經濟模式下,經濟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但更具有可持續性。過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也給資源環境帶來很大壓力,應該改善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對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考慮到所有這些結構性變化,再加上人口龐大的原因,這一切都決定了中國經濟不會再持續高速增長。因此,應該説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是個好事兒,説明中國經濟正朝著可持續性方向發展。當然,中國經濟需要避免|‘硬著陸’,不過,從目前來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肖逸夫教授肯定中國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認為中國經濟正在走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並表示看好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中國經濟發展動力,首先是消費。網絡消費發展迅速,比如阿裏巴巴、淘寶這些在線平臺。旅遊業發展迅猛,還有新興服務産業,比如説電影業等等,都發展很快。其次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每年有百分之一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因此城市化為經濟發展帶來巨大需求。這些都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我認為,從今年開始,傳統工業就不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了,可能新興工業以及綠色工業會繼續對經濟增長作貢獻,但是重工業不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它原本就應該走到盡頭。此外,網絡高速發展、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都帶動了中國經濟發展。”
作為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院長,肖逸夫還評價了主要亞洲國家,比如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在經貿領域的合作與分歧。他認為亞洲主要國家在經貿領域的策略不同,經濟增長模式也不同,但是目的相通,相互依存,而此次G20峰會也展示了以中國經濟為中心的亞洲經濟在全球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