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進京趕考”——從西柏坡到北平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年06月09日 09:1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平山縣,是中共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在這裡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所以被人們稱為“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1949年3月23日,在西柏坡的土坯房前,毛澤東將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動身前往北平,面對依依不捨前來送行的鄉親們,毛澤東大手一揮説:“進京趕考去了!”,那麼毛澤東為什麼把進北平説成進京趕考?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和黨中央進入北平,標誌中國革命從農村包圍城市到由城市領導全國。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在西苑機場舉行閱兵式。

“趕考”鐵律:“入城守則”

1949年5月25日清晨,當早起的上海市民走出家門的時候,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他們看到了什麼?當天的上海《大公報》寫道“進入市區之解放軍,極有禮貌,因時在深夜,且在戒嚴狀態下,故雞犬不驚。”並稱讚“此次解放軍夜間進入我市,使數百萬人民免受驚恐”。讓上海市民驚訝的場景就是人民解放軍攻入上海後,全體在馬路上露宿。早在渡江戰役之前,陳毅率領的第三野戰軍制訂頒發了《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當中共中央收到“入城守則”的草案後,毛澤東在來電上批復了8個大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時任23軍69師205團團長的秦鏡曾回憶:“部隊模範地執行了城市政策紀律,在市區內一律不進民房,全部露宿在馬路街頭,謝絕一切物資慰勞。”甚至部隊吃的飯菜,也是在幾十公里以外的郊區做好,再送到市區。

考題:如何打破“歷史週期律”

時間回到1944年3月,史學家郭沫若發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用翔實的史料揭示了朱明王朝必然滅亡,和李自成起義軍興起但以失敗告終的根本原因。文章指出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最終失敗的一個規律,即起義一旦勝利,領導層上下皆逐利、皆腐化。那一年,正值中國共産黨整風的高潮期,黨的中高級幹部齊聚延安參加整風。毛澤東在讀了《甲申三百年祭》後,興奮地連連擊掌:“好文章,好文章!” 他指示《解放日報》全文轉載,並將這篇文章印成小冊子,作為整風文件發給黨內幹部學習。毛澤東告誡全黨:“引以為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這源於毛澤東未雨綢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破解歷朝歷代由盛而衰、始興終亡的“週期律”命題。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看到作風樸素、精神振奮的解放區軍民後,他在窯洞裏與毛澤東進行了對話。他希望中國共産黨能找出一條新道路,來跳出“歷史週期律”的魔咒。毛澤東當即回答:“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趕考”答卷:“兩個務必”“六條規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毛澤東在報告中預見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彈”進攻的重大問題。同時,他振聾發聵地提出了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宣言:“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燥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在毛澤東的倡導下,會上還圍繞不當李自成、拒腐防變這個主題,提出了黨內的六條規定,即一是不做壽,二是不送禮,三是少敬酒,四是少拍掌,五是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是不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並列。從當年的黨內的六條規定,到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國共産黨拒腐防變的傳統一脈相承。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