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41歲的大朋友與三歲小朋友的忘年交
人物:攝影師劉德東老師,一一小朋友。
劉德東其人:“我跟老劉是同年,41歲,他是個特別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當初決定拍這個片子,關鍵人物是老劉,如果他不答應或者不能來,我就放棄了。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發現哪個攝影師能在一個地方蹲這麼久。老劉能做到,第一他做過,第二憑我對他的了解,他一定能做到。”但即便是劉老師在拍攝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他天天要和孩子打交道,每天孩子沒來他就來,孩子走了他才能走。有一段時間,他的腦子徘徊在瘋狂的邊緣,每天睡覺腦子裏都是孩子,所以中間導演給了劉老師一個月的假期,回湖北老家畫了一個月的畫。其次,劉老師是個性情中人,有些時候與導演也會有些小爭議,因為他要是特別喜歡哪個孩子,他就天天盯住這個孩子拍。有一個叫一一的小女孩,三歲,特別有思想,大李老師讓她跟其他小朋友玩,一一堅決拒絕,她説她有權利這樣做。當大李問她,“那媽媽是你的好朋友嗎?”她説,“媽媽是媽媽,不是好朋友。我不需要好朋友,我一個人挺好的。”可是後來她跟老劉成為好朋友了,巴學園的臺階上就會出現這樣一幕:有兩個人坐在一塊,一個41歲,一個三歲,兩個老朋友如同李白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劉老師回湖北畫畫去了一個月,回來的那天,一一站在樓梯上哭了,不知道是不是喜悅的哭泣,只聽她哭喊著説,“快拿我的裙子來,拿我最漂亮的裙子來,劉老師回來了……”
忘記了身邊的主角
巴學園的孩子們生活得那麼自然、自由,這對同樣身為家長的張教授是個挺大的啟發。“我願意花時間陪兒子到處週游,跟這個有直接的關係。”張教授的孩子今年7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他一直有個困惑,就是在態度上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而有了態度才有方法。他的孩子也在巴學園短暫地呆過,最令張教授遺憾的也正是,他忘記了身邊的小主角——自己的孩子。“《成長的秘密》拍了這麼多孩子,惟獨沒有我的孩子。其實,我也在拍我的兒子,到現在至少拍了有150小時的影像,但由於是我拍他,在我面前他多少還是克制的,我沒有拍到他打人,但他在幼兒園的時候我經常被人告狀,但我沒有拍到過這樣的場面,我在場時他選擇的解決方式可能就不一樣。”
張同道眼中的主角們:“奇、極致與豐富”
在中外所有關於兒童的紀錄片中,沒有一部像《成長的秘密》這樣長時間、大規模地記錄兒童生活,塑造肋那麼多人物形象,而且所有的故事都是懸念結構,你會發現兒童的世界比童話寫的更純凈,更精彩,簡單概括就是三個字。
“奇”:無厘頭跑圈的浩浩與“揹包客”大壯
其一“奇”,孩子的行為常常不合邏輯,無法解釋——連兒童心理學家也無法破解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心理秘密。比如説有個叫皓皓的小男孩,每天午睡起來都要圍著教室地板跑圈,最多的一天跑了200多圈,拍了一個多鐘頭。大家做過很多猜測,也沒人知道他是為什麼?他自己説他是一個“大巴車”,沒有終點站的巴車他就一直跑,也有老師説他在模倣一種動物等等,但是究竟為了什麼,到目前為止,包括兒童心理學家,沒人能解釋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叫大壯的孩子,每天拎著跟他身體一樣高的大包,拎過來又拎走,一會兒看不見就大哭。而包裏裝的是什麼呢?是他的被子和枕頭,或許是他覺得這樣有安全感,還有就是他就準備隨時走,一但家裏有人接的話,他會拎起包就走。最後,在大李老師的努力下終於把這個包放下了。
還有一些孩子沒有成為片子的主角,但也為這部片子增加了很多色彩。有一個叫陶貝的孩子,每天上學一來就主動打掃院子的一角——只是那一角,別的地方不掃,掃幾下之後,就倚在欄杆上凝視著遠方,目光迷離,這種狀態持續很久。“通過這個我發現兒童的很多心裏秘密我們今天還不了解。”
“極致”:超級孩子王,一年的等待,酷愛探索的錫坤
其二:“極致”,有些行為並不特殊,但反復重復就會把一種行為發揮到極致狀態,成為一種奇觀。比如孩子王池亦洋,在一個群體中有個孩子王很正常,但是池亦洋把孩子王的狀態發揮到了極致,他長得就比別的孩子大,塊頭大、力氣大,足智多謀;其次是他的變化幅度很大,從開始搶東西,打哭人,最後儼然變成一個小將軍,帶著他部隊進行軍事訓練,升國旗,唱國歌,出來代替老師解決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而且解決得很公平,這種極致的狀態讓人很感慨。還有辰辰和南德,一個小朋友在門口等待另一個小朋友並不稀奇,但她一等就是一年,這樣的孩子很少見。還有錫坤,他是一個兩歲的男孩,還沒有垃圾桶高,但卻每天費盡全身力氣,把皮球或鞋子丟進垃圾桶。每個孩子都有探索期,可是像錫坤這樣如此酷愛探索、天天探索時時在探索的孩子實在是罕見的。
“豐富”:兩個孩子王,藝術天才柔柔
其三,是“豐富”,《成長的秘密》裏涵蓋幾乎所有類型的孩子,從非常藝術的到非常現實的,從非常有人緣的到非常自我的,從領袖型到情感型,幾乎所有人都能在片子裏找到自己的影子。
即使同一類型,表現也大不相同。既有池亦洋那樣的孩子王,還有劉佳陽那樣的孩子王。劉佳陽貌不驚人,也從不打架,但很多女孩子,還有部分男孩,都推舉他為隊長,很內斂的一個小領袖,足智多謀,這個孩子王就跟池亦洋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觀眾看到,原來孩子王也這麼豐富。片中還有一個叫柔柔的孩子,是個藝術天才,她的藝術感覺好極了,歌唱得特別棒,很有想象力。片子中反復重復她兩個典型動作:一個是盪鞦千,經常喜歡一個人在那大叫著盪鞦千;一個是喜歡坐在巨大的落地窗下看書,而且要把故事講出來,她怎麼講呢?她才4歲多,還不太識字,她講的故事跟書本沒關係,但故事講得連續極了,好聽極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這些主角們形象特別豐富,性格差異很大,整部片子看起來就是個熟悉而陌生的兒童世界,每一個家長,每一個觀眾都能在片子中找到自己的原型。“家長們看了第一個感慨就會是‘哎呦,原來孩子是這樣,我們不知道。’我相信多數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裏,不在自己身邊的時候是什麼樣,從這裡他最終能夠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群體,有獨立的價值觀,他看世界的方法跟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每一個成年人都能在這麼多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不管人生的路多麼漫長,童年都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起點,隱藏著無法破譯的心理秘密,一個陽光燦爛的童年儲存了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在獨生子女時代,多數中國人做父母或者子女都只有一次機會,錯了就無法再來,失去晨曦也將失去夕陽。張教授想為那些已經為人父母或準備為人父母的人打開一扇通往兒童心靈的秘門,“看了這個片子一定會增加對孩子的了解!”他希望能夠給更多年輕的父母提供一個窗口,就像拿個望遠鏡,看看自己是什麼樣子,自己的孩子是個什麼樣子,從中得到一點啟迪。有一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做了20年的幼兒教育研究,看了這個片子跟張教授説的第一句話就是:“原來我並不懂兒童……”
《成長的秘密》有續集?!
看了《成長的秘密》之後,一些人提議,甚至有些機構提出贊助的意向,就是建議張教授的製作團隊繼續跟蹤這批孩子,他們看中了這部作品巨大的教育價值、社會價值和人類學價值。但張教授還在思考,“這裡有些大孩子已經上學了,但是我還沒有下定決心,因為上小學就是另外一種狀態了,這個作品做了很久,也耗費了我生命中很長一段光陰。當然收穫也很大,這是我做過的最快樂的一部作品。就作品來講,很多我都看的不下100遍,從最初確定拍攝到最後完成,每看一遍都有同樣的快樂。我把這個片子放給片中的每個家長看,他們都很喜歡,也有同樣的疑問‘怎麼就沒有了?’”作為一個創作者,同時作為一個家長,想必張教授是比任何一個家長都幸福的,因為他心裏有200多小時的素材,有那麼多的故事,而給家長看的是最後不得不割捨掉一部分之後呈現出來的。“這些對我來説是一生的財富,我從兒童身上也學到了很多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別看他們年齡小,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有時候比我們還清楚,成人往往因為世俗而眼睛昏花,兒童卻更理解生命的本真含義。”
《成長的秘密》就是這樣用耐心和技巧捕捉到大量連續的、生動的故事。從平庸、蕪雜卻又不時閃耀靈光的生活裏提煉戲劇元素,戲劇化故事與有意味的生活狀態交叉,編織了一個故事化的紀錄片。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兒童成長歷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傳奇故事,去解讀兒童世界的生活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