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梁碧波:成功在於像農民一樣待人

梁碧波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 2012年01月31日 14:10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二)名師總結高徒

  創建於1993年的成都電視臺經濟頻道,市民稱它為33頻道,到1995年的時候意識到應該涉足紀錄片創作領域了,因為只有紀錄片能夠代表一個電視臺的最高製作水平。後來有人採訪當時的領導,為什麼會選擇梁碧波?領導説,我們其實是押了一寶。

  沒想到,這一寶,還真押對了。

  當時的梁碧波在領導眼裏,是一個很拼命很敬業的記者,創造過一個月發70多條稿子的紀錄,另外,他是第一個報道李伯清的電視記者,為李伯清做了一個十分鐘的專題,他還是最早報道府南河的電視記者之一,1993年初他和主持人周曉兵搭檔,騎自行車從府南河的源頭一直拍到合江亭,做了一個二十多集的系列片。採訪的那兩個月,他們沒拿一分工分,只有基本工資,二百五。

  什麼是紀錄片?梁碧波不懂。“其實當時的領導也不懂,他們跟我説一個月拍一個,一年拍12個。”聽起來是個好耍的玩笑,但還是上路了。最開始的一段日子,梁碧波的主要工作就是跑到自己原來的單位省農科院“蹭長話”,那時候已經成名的紀錄片大師王海兵正在蜂桶寨拍大熊貓。梁碧波天天一個電話,最後電話拜師。

  王海兵説到這個愛徒時這樣總結,梁碧波成功靠四氣,“第一是心氣,要拍就拍最好的;第二是靈氣。每次對他稍加指點,他就能融會貫通。第三是傻氣。我之所以將他引為同道,因為拍紀錄片的人要孤軍奮戰,要放棄很多東西,要往大山溝裏鑽,惹一身虱子,經濟收入方面也大打折扣。第四是運氣,這幾年正好趕上紀錄片行情看漲。正是這些成就了他。”

  “其實當時只想能完成任務,通過審片,給領導交差”,梁碧波説自己當時的動機只有這個,“中國的知識分子好像都有這個德行,一旦被人信任,就要想盡辦法不辜負信任。”梁碧波發現自己做事的好多動力不過如此,“一直是領導的乖娃娃”,他調侃自己。當然,後來領導和梁碧波自己都發現,一個月一個紀錄片是多麼不切實際的想法啊。不過這也導致剛剛拍片的1995年,梁碧波一口氣拍了三部紀錄片,《峨嵋女尼》《二娘》和《馬班郵路》,有點“厚積薄發”的意思。

  無知者無畏。紀錄片和其他影像創作一樣,需要的正是大量實踐。當年懵懂之下的勤奮創作正好豐滿了梁碧波的羽翼,加上王海兵的引薦和指導,梁碧波迅速脫穎而出。《大國崛起》藝術總監康建寧説,當年梁碧波進入紀錄片圈子的時候,探頭探腦很不起眼,但是隔段時間不見,就會成熟一大截。

  梁碧波説紀錄片吸引他的是可以不斷地創造,還可以深入了解人生,從被拍攝者身上學東西。梁碧波記得他在巴基斯坦採訪時,一個女特警教官告訴他,一個專業人士應該具備三個要素,第一熱愛,第二是良好的訓練,第三是非常多的錘煉機會。

  恰好,梁碧波具備了這三個要素。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