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於是,突然,《復興之路》復興了,《大國崛起》崛起了,康健寧抖抖身上的黃土,走進了世博,走進了《百年世博夢》——
人類,沉湎于“表揚與自我表揚”?
“世博”到底是什麼?
他語速很慢,大概習慣於片場、習慣於動態語境中尋找最確切的詞彙,思路跳躍而胸腔共鳴十足,以至於和他談話時,常常遐想,如果唱歌,他會是一個聲音很“磁”的男中音。
目光的爍射,每次總是先於唇速,顯示此人激情而內斂,決非偽裝高潮的藝術家。
《新民週刊》:《百年世博夢》播出後,好評如潮。個人感覺,第一集、第三集、第四集,最棒。如高手琵琶:俊爽、乾淨,起承轉合,一氣呵成,我注六經的大氣勢。第五集稍顯拖遝,反復強調漢諾威世博會的“拐點”意義,成了漢諾威專題;第二集、第六集也“重”了點。不知您意下如何。
康健寧:大家的眼睛很兇。第五集這樣“強勢”地做是“事出有因”,原因説出來恐怕要得罪大多數的觀眾:那就是,大多數的中國人不明白“世博會”的意義!
《新民週刊》:您這樣説,的確“打擊了一大片”。我們?都不懂“世博”?老實説,很囧……“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閣下是否過分自許高深……
康健寧:(略搶白)當初全中國懂的都沒幾個!我也根本不懂!接片前,就只一個感受:世博,就是以中國的名義,在中國的上海舉辦一次空前的展覽會?
剛接片,還嘀咕著,不就一次超級展覽會嘛,大概規模比“廣交會”大得多,展示我們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説得直白點,當時,就是中央高層的一些領導,對“世博”也未必懂,我在各地走,發現各省級領導對它更不甚了了,只想著是一個豪舉、壯舉,這麼多年,只有一個人説得最透徹:奧運會管一年,“世博會”管五十年!
《新民週刊》:誰?!
康健寧:汪道涵!他的意思是“世博會”將會帶動整個國民素質上一個臺階!
《新民週刊》:願聞其詳。
康健寧:有的問題,可能所有中國人都會答錯。原因嘛説出來大家都很囧——注意到你剛才很趕趟,連説幾個囧——那就是長期的封閉和落後,大家都沒有看過世博會,更不要説舉辦世博會,沒見過的東西,怎麼能輕言“懂”呢?大姑娘沒上過轎,怎麼知道做新娘的味道呢。
157年前,世博會因何而誕生,又怎樣歷經戰亂和動蕩走到今天?世博會上的科技發明如何推動人類的文明進程?如何推動舉辦國的國民素質上一個新的臺階?中國與它有怎樣的淵源,又如何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
一句話,它從哪來?又往哪去?
剛接片不久,我對自己很“沙皇”,先用上面的一系列問題拷問自己,先把自己給擊倒了。我每次都這樣,先把自己打倒,然後試著自己掙起來,如果我能撐起來,證明觀眾也能起來……
我發現,不要説從沒見過世博會的中國人,就是外國人,對世博會的認識也有誤區。簡要地説,“賽珍賽奇”是它的初級階段,1851年5月,萬國工業産品博覽會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內舉行,世界博覽會由此誕生。有意思的是,首屆世博會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竟是舉辦的場館——“水晶宮”,足夠説明世博會的“初夜”單純而幼稚。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世博會成了世界強國展示自己實力,也就是“秀”自己的平臺。當然,客觀上各種“既珍又奇”的科技發明推動了人類的文明進程,這樣的進程一直到“漢諾威世博會”,世博會的曙光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