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一直願意相信這樣一個臆測:在我們身邊,肯定存在著某些特殊的人群——他們能夠在自己血液的流淌裏,清晰地聆聽到遠去的歷史對自己發出的聲聲召喚;而且,他們還會虔誠地認為,祖先所發出的那種幾近泣血的召喚聲裏,一定埋藏著有關選擇未來之路的全部暗示。
在看過導演金鐵木歷時三年製作完成的紀錄片《復活的軍團》之後,這種臆測則完全變成了堅定不移的結論。在我看來,金鐵木絕對是那種敏銳得能夠聽到祖先聲音的人,同時也是那種喜好用上溯的目光去尋找前行道路的人。據説,為了能夠更真實地再現200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金鐵木和他的《復活的軍團》攝製小組幾乎沿著當初秦人統一中國的線路又走了一遍,總行程八萬多公里,其間還多次遭遇到生死考驗。倘若他們心中不曾聽到祖先的那種召喚,何至於會有如此動力執著于這次“萬里尋秦”的艱苦長行?
王者之師
這是一支創造了歷史的軍隊。然而,多年以來,人們對它的了解並不多,它真實的形象一直模糊不清。秦軍強大的根源在哪兒?它靠什麼建立了空前的豐功偉業?回望秦軍統一中國的步伐,那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歷史。——《復活的軍團》第一集“王者之師”
時間必須上溯到整整30年前。在一個春天的黃昏,幾個飽受乾旱困擾的陜西村民不斷挖開一片石榴樹林裏的泥土,但一直挖到地下五六米深,他們也沒能找到渴望找到的救命井水,只挖出了一個和真人大小一樣的陶俑人頭。消息很快傳開,隨後幾個月,考古人員源源不斷地從土裏挖出類似的陶俑,經過復原,一支規模龐大的秦代陶俑軍隊終於浮出地面。這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立即震驚了全世界。2000多年前,善戰的秦人第一次完成統一中國的壯舉,依靠的就是這樣一支所向披靡的王者之師。所以,秦兵馬俑的發現無異於是幫助那些探詢中華文化起源的人們打開了通往歷史時空的一扇門。
在正式拍攝《復活的軍團》之前,酷愛歷史文化的金鐵木其實已在這扇門前守望了很長時間。金鐵木的老家秦安,位於甘肅天水市附近,這裡正是歷史上秦人發端並壯大的地方,因此出生在蘭州的他總是稱自己是秦人的後裔。“我是一個地道的秦人,從小在西北的土壤里長大,身上始終有種濃重的懷舊情節。”正是源於這種懷舊的情節,找尋祖先的歷史足跡一直是潛藏在金鐵木心中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想。
1993年金鐵木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後,做了一段時間的旅遊工作。這時的他似乎正在遠離自己的那個夢想,而且天性崇尚自由的他也不太善於主動融入人際社會,那一段時間他顯得非常鬱悶。境遇的轉折是從他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讀研究生開始的,“在二外讀書時,我在一墻之隔的廣播學院看過很多內部電影,那種來自影像藝術的震撼深深吸引了我,所以我才會想到報考電影學院。”雖然金鐵木讀的只是電影理論專業,但畢竟可以躋身影像藝術的領地,這種改變還是讓他備感興奮。1998年從電影學院畢業後,金鐵木來到了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也就是現在的中央電視臺科教中心。
那時候的科教廠正在嘗試市場化運作,他們準備了好多既能實現市場效益又能獲得社會效益的紀錄片選題,作為最能展現中國歷史文化的秦兵馬俑,自然也是選題之一。幸運的金鐵木自然不願錯過這個實現夢想的良機,他當仁不讓地接下了拍攝此選題的“軍令狀”。但那時,他心中並沒有十分成熟的拍攝方案,為了獲取直觀的體驗,金鐵木直接跑到陜西的兵馬俑博物館住了十多天。在那些天裏,他不斷奔忙於俑坑和考古專家之間,收穫了大量的關於兵馬俑和秦人的珍貴資料,但他覺得這些似乎仍不足以支持他完成一部具有歷史震撼力的恢弘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