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劉效禮的心靈家園

劉效禮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紀實臺 2011年08月16日 11:11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劉效禮,山東壽光人,原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主任、中央電視臺軍事部主任,高級編輯,少將軍銜。在近40年的電視生涯中,主持拍攝了《幹枝梅頌》《説鳳陽》《讓歷史告訴未來》《望長城》《中華之劍》《毛澤東》《鄧小平》《孫中山》等電視紀錄片。首屆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他的作品容納著長城以及長城所象徵的民族,他的作品裏世紀偉人的光輝業績仿佛可以觸摸,他的作品激蕩著時代的風雲變幻,他的作品……在這些大氣磅薄的作品中,創作者那顆寬厚、博大的心靈仿佛呼之欲出。那麼,這樣的一顆心靈從何而來?怎樣的一種土壤才能將她滋養呢?帶著這個疑問,我走近了劉效禮,追尋出這樣的答案:他的心靈是有家的……

  他説自己是個農民的孩子,無論飛得再高再遠,根都紮在故鄉那塊土地上,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從淳樸的父老鄉親那裏,從關於貧窮和饑餓的記憶中,獲得豐厚的滋養。

  儘管從劉效禮的作品中能夠猜出他是個北方人,早已有些思想準備,但還是沒想到,在中央電視臺工作了近四十年的他竟然真是鄉音不改,一口一個"小夥""閨女"的,把我和同行的女編輯叫得很是親切。談起家鄉,劉效禮似乎有説不完的話。

  1943年2月17日,劉效禮出生於山東壽光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如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粗通文墨的父親和一字不識的母親都望子成龍,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共和國建國的禮炮聲裏,劉效禮進入了由民房改成的村小學,從貼滿墻壁的畫像上認識了毛主席。那時沒有人會想到,數十年後,就是當年這個讀書還算有天分的孩子,會把幼時挂在土墻上的偉人搬上奇妙的熒屏,給中國觀眾獻上了一次精神大餐。也許,這正是劉效禮人生傳奇的起點。

  1956年,劉效禮小學畢業,再上學,就要到城裏讀書了。父親説,只要你考得上,砸鍋賣鐵我也供你上學。於是,13歲的劉效禮戴著紅領巾,背著母親親手烙的糖火燒,第一次走上了進城的路。從家裏到濰坊,是90里。期盼兒子能考中"秀才"的父親,特意花了一毛六分錢買來一條紅布腰帶,臨行前仔細地係在了他的腰上。儘管他在半路上到高梁地裏解手時,把那根帶著祝福的紅腰帶弄丟,但劉效禮還是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濰坊二中,那年該校錄取的比例是13:1。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