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十城記:溫州 >

入世10年喜與憂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7日 2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金融觀察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01年11月10日,WTO正式向中國敞開懷抱,15年長跑以成功撞線結束。

  10年彈指一揮間,在當時,沒有人可以預測,中國貨物貿易額會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出口躍居第一位,貨物進出口規模從5098億美元增長到近3萬億美元,增長4.8倍。

  同樣沒有人可以預測的是,10年前被認為將遭受重大打擊的汽車、電信等産業以中國特色的方式茁壯成長,國內站穩了腳跟的同時不斷將觸角伸向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攻城略地。

  另一方面,曾經被認為對中國有利的某些行業卻離優勢漸行漸遠,在競爭面前露出了堅硬外殼下孱弱的內在。

  加入WTO ,中國經濟環境日益國際化。金融危機捲土重來,講究"效率、公平"的市場經濟下,一旦鐵面無私起來,其規則引發的殘酷性競爭需要中國企業做好準備。

  經濟領域,無論多麼跌宕起伏的畫卷,最後都要歸於平靜,任何宏大的國家情懷,總要落實于一個個具體的經濟細胞。加入WTO,關係到所有中國人,而這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一個個具體的行業、企業以及它們的經營者。

  當一切歸於平靜之後,中國企業發現,在世界貿易的大舞臺上,面對的挑戰和爭端並沒有平息。從服裝紡織品、小家電到造紙、輪胎,針對中國商品的各種貿易壁壘不斷出現。

  利用WTO平等貿易原則下的國際競爭,形成倒逼機制迫使企業轉型,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所幸的是,經過10年曆練,中國企業已經習慣於在WTO規則下爭取自身的權益。開始了反思,"面對貿易爭端,我們不僅要保護自己的權利,更要習慣於按規則辦事"。

  加入WTO,中國經濟發生的變化有目共睹,好處顯而易見。數字有時候是冰冷的,同樣也是堅硬的,無論關注與否,就在那裏。

  數據顯示,10年期間,國內生産總值從2001年的11萬億元完成了向40萬億元的跨越,年均增長超過10%。

  吸引外資方面,外商直接投資7595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之首。

  海外拓展方面,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超40%,2010年達688億美元,世界第五。

  中國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9.8%;服務貿易開放部門超過100個。

  對成績的取得,顯然官方層面是滿意的,曾經擔心的大規模企業破産、工人下崗並未出現。

  入世之初被激進者稱為"漢奸"的中國入世談判代表龍永圖在10年之後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覺得如果是按照我們中國實施我們當年入世承諾的話,我們可以打九分,因為我們當時所做出的承諾基本上都已經做到了。説明中國還是一個説到做到的國家,還是敢於擔當的一個國家。"

  而在民間,滿意的同時,更多的考慮則是,下一步怎麼辦?無論是服裝紡織、家電製造這些直接面向最終消費者的行業,還是造紙、輪胎等産業,保持WTO框架下的高效運行,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之前我們是仰視,現在我們可以平視了",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對新金融記者感嘆。作為年輕的成員國之一,中國家電企業還需要更加熟悉並更好地利用世貿規則,求得更好的發展。

  用一句套話來説,一切成績的取得,都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其中作為經濟細胞的企業無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個或成功或失敗的經濟故事下,反思得失成為加入WTO10年背景下的主流聲音。

  十年入世 企業反思

  反思的聲音首先來自溫州,從民營經濟發祥地的美譽到"炒房""炒煤""高利貸"等符號加身,溫州中小企業的發展變化從另一個角度驗證著加入WTO後的得失。

  "這10年時間,對溫州中小企業來講,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反思,"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坦承,這10年溫州的中小企業做得"並不是很好"。

  曾經第一個站出來向歐盟對進口中國打火機不合理政策發出質疑,按照WTO規則解決問題的溫州日豐打火機公司董事長黃髮靜同樣認為:"WTO10年,對溫州企業家群體帶來的最大衝擊是企業家的醒悟,捍衛自身的利益,在WTO框架下經營,不打怵、不瞌睡,面對而不是躲避。"

  入世10年,作為經濟意識強、市場反應快的代表,溫州中小企業正在集體反思,是什麼讓曾經在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溫州企業遭遇當下的一系列問題。

  "對於溫州中小企業來講,2011年恐怕是加入WTO以來,中小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最大的年份,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機都喜與憂

  要嚴峻。截至現在,溫州中小企業已有20%陷入停工或者半停工狀態。"周德文表示,"10年競爭發現我們的産品除了價格低外,缺少其他優勢,我到俄羅斯考察,在跳蚤市場一看,基本都是中國貨,中檔市場佔了50%,而到了高檔商場,基本見不到中國貨。"

  "企業永遠都要做實體,炒房什麼的都是暫時的。"黃髮靜告訴新金融記者,"吃苦耐勞,經商意識強,頭腦靈活,曾經是溫州商人的秘訣,而現在,要的是品質意識,習慣WTO規則,在貿易談判中實現雙贏,單方面的成功不會長久。"

  不單是溫州,中小企業面臨的幾乎是同樣的挑戰。

  "人民幣升值、人口紅利消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低端製造業轉移、轉型也為經濟發展大勢,企業除了適應別無選擇,唯有靠品牌、技術、定價權這些硬實力才能真正打贏這場經濟硬仗。WTO框架內,低工資、拼資源的生産方式已經日薄西山,其競爭力越來越弱,中小企業發展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周德文表示。

  事實上,類似的反思聲音不只出現在溫州,中國重要的服裝出口基地寧波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中國服裝行業是加入WTO最大的受益者,這麼説應該不為過,"從事服裝出口20年的李旭玲告訴記者,"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也同樣複雜和艱巨,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減少,勞動力短缺都在考驗著中國服裝行業。"

  同樣,被認為是中國重要優勢領域的家電業,則在反思著,怎樣做才能真正地建立國際品牌。

  海爾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入世前,全球家電業形成了以歐美及日韓品牌為主導的産業格局,中國則憑藉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成為外資企業的製造基地,外資品牌將先進技術和低成本進行組合,取得品牌和成本的雙重優勢,對中國家電品牌的發展形成較大壓力。"

  這種開放不對等的原因更多地在於當時中國家電企業自身水平有限,"建廠更多地要根據商業環境、品牌影響力等去決策,"而當時中國家電産品走的是OEM的道路,當時的情況並不具備資本和實力去打開海外之路。

  非關稅壁壘 規則外的規則

  第一個吃螃蟹者,除了勇敢,有時候還可能因為無奈。打火機行業的遭遇,從一個側面為中國企業的反思提供了現實的資源。

  敢為天下先是溫州中小企業的特徵之一,當眾多中國企業對WTO規則尚處於模糊不清狀態之時,溫州商人開啟了利用規則爭取利益的大門。

  2001年秋中國加入WTO已幾成定局之時,歐洲打火機行業卻傳出不和諧聲音。

  當年秋, 歐盟準備對2歐元以下的進口打火機實施CR法規(防止兒童開啟裝置),而這一價位産品正是溫州企業的天地,實施了這種標準對中國企業是很大的災難。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黃髮靜難以平靜,"按照當時歐盟的所謂理由,2歐元以上的打火機小孩子買不起,大人也會相對珍惜,所以就不會發生危險。"

  實質上,歐盟的做法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技術貿易壁壘,而WTO組織的TBT協議規定,"成員在實行強制性産品標準時,不應對國際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並且,這些標準應以科學資料和證據為基礎。"

  而歐盟採用的方式,美國早在1994年就已經實施,當時的中國沒有加入WTO,對相關規則也不了解,美國的法規3個月就獲得了通過,以後很難改變,並導致中國産打火機在美國市場一蹶不振。當時歐盟的條例完全就是照搬美國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將美元變為歐元。

  在美國的遭遇黃髮靜不想在歐盟被重演,只能趕在法規通過之前阻止其實施。"當時我的産品60%多出口歐洲,不站出來市場就沒了。我們的歐洲夥伴只相信我,他希望我能站出來,抵制該政策,我們有利益共同點,也是他最早提醒的我。"

  對於中國中小企業,打贏貿易官司卻最終保不住市場是最大的尷尬。

  因為打贏貿易爭端,黃髮靜被評為2003年的中國經濟人物。央視對黃髮靜的評語是,"他按照國際規則在海外捍衛自己和行業的合法權益,他為行業協會的價值作出了超前的解釋,他以民間的力量推動了公正的世界貿易秩序。最關鍵的是,他--贏了。

  8年之後,黃髮靜也承認,"這10年行業衰退還是很明顯的,前幾年還有500多家,現在只有110多家在生産,市場佔有率也在減少,整個市場都在萎縮,雖然溫州作為全球金屬打火機的生産基地還是沒有變。"

  事實上,在當時即將加入WTO的背景下,溫州打火機行業內考慮更多的是帶來的好處,而對相關規則知之甚少。"歐盟的做法其實是典型的非關稅壁壘,儘管我們快要入世,在當時什麼是CR法規什麼是反傾銷並不十分明白,就是現在還有很多企業不明白,10週年了還是不清楚,將CR、技術、環保要求這樣的非關稅壁壘當作反傾銷。"

  第一次以民間的力量來推動公平貿易秩序,而不是打贏某個具體官司,黃髮靜以溫州商人的務實和勇敢,讓中國人對WTO框架下的國際貿易爭端有了全新的認識,卻難以阻擋整個行業逐漸式微的無奈。

  "溫州商品可以滿足消費,卻不能引領消費,加入WTO,發現我們差得很多。吃苦耐勞是優勢,但是不能永遠憑藉這個,"實業逐漸萎縮,熱衷於通過各種炒來賺快錢,這樣的現實顯然不是溫州中小企業的未來。

  對於行業的失落,黃髮靜認為是三個因素集中作用的結果: 一次性打火機的衝擊,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以及企業家自身。而這其中,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沒有超越和創新,對WTO規則理解的不深入,也難以有所突破。

  事實上,在中小企業反思自身的不足之時,經濟環境對中小企業的阻礙也正成為關注的焦點。

  周德文經過調查認為,"國家要打破壟斷、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重要的行業領域,特別是壟斷領域。只有破除戒心,讓民企一同挑起重擔,才能更好地引導民間資本走向‘正確‘的道路。"

  同樣,在央視的訪談中,龍永圖也表示:"我們當時承諾要實行對所有中國企業國民待遇的原則,但是現在我們對中小企業、對民營企業還有很多不公平的、歧視性的待遇。世界貿易組織的精神是不是還要進一步表現在我們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不要僅僅滿足在紙面上,在數字上完成了所有的承諾,實際上一些大的承諾、原則的承諾我覺得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我們去做。"

熱詞:

  • 人口紅利
  • 入世承諾
  • 黃髮靜
  • 貿易爭端
  • 反傾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