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熱點觀察:鐵公雞下蛋了 >

現金分紅多和少須辯證看待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0日 12: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證監會力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於是分紅問題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大多數人為此叫好,認為抓住了A股市場重融資輕回報的癥結所在,有利於A股市場的長遠發展;也有人認為現金分紅不宜一刀切,上市公司有權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自主決定如何分紅。筆者認同後者,更認為現金分紅已經成為大股東套現的工具,高額現金分紅也一樣會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高額現金分紅統計數據之疑

  A股市場的現金分紅現狀究竟如何?相信大多數人的直覺是上市公司分紅很少,但是相關媒體報道的分紅金額之高卻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比如,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從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A股通過IPO、配股、增發所募集的資金為3.15萬億元,而同期累計分紅總額則達到1.95萬億元,分紅金額佔募資金額的比例更是高達61.9%。兩者的數據來源都是WIND資訊統計,但這兩個數據都讓人難以置信,跟人們的直觀印象相去甚遠。如果A股市場分紅如此慷慨,證監會又怎會把提高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比例當成大事來抓?

  如果A股市場真的將募集資金的一半通過現金分紅的形式返還給了投資者,上市公司怎麼還會背上圈錢的罵名呢?這從道理上根本講不通。WIND資訊統計很有可能統計得不單單是現金分紅,而是將送紅股也一併算作現金分紅了。A股市場的一大特色就是股本高速擴張,投資者最喜好上市公司送紅股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而上市公司也投其所好頻頻送股。如果把送紅股和現金分紅合併計算,那麼前述兩個統計數據就比較接近事實了,也可以解釋通為什麼上市公司留給投資者的印象會是“鐵公雞”。

  送紅股雖然也是一種利潤分配形式,但實質是將分給股東的利潤又進行再投資了。對股東來説,分配所得利潤並沒有裝進自己的腰包,如果股價除權或貼權,那麼這種分紅就是一場空歡喜,甚至還可能賠本。當然,現金分紅也有可能貼權,投資者拿到了現金紅利,卻可能因為所持股票貼權而賠本,但對長期投資者來説,到手的是真金白銀,這與單送紅股的空歡喜是不一樣的。對上市公司來説,送股只是賬面資産項目的調整,資産並沒有減少,只是一種賬面遊戲。不過A股市場的投資者喜好送股,對現金分紅沒有熱情,這實際上也是上市公司較少現金分紅的原因之一。只有在熊市中,上市公司的少分紅才會被當成鐵公雞來説事,牛市中是沒有人會計較上市公司有多少現金分紅的。比起股價上漲所獲得的利益來,現金分紅就成了雞肋。

  警惕高額分紅惡意套現

  現金分紅畢竟是上市公司拿出來的真金白銀,分紅以後上市公司的資産會減少,因此從上市公司的本能來説是沒有動力進行現金分紅的。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這種情況在上市公司高價發行盛行、普遍超募的形勢下已經悄然變化。2001年用友軟體以36.68元的高價發行,當年末即推出了10派6元的現金分紅方案,結果引起軒然大波。在當時這是一個相當高的現金分紅比例,應該是好事,為什麼會引起輿論譁然呢?因為人們計算後發現,高額現金分紅的最大受益者是大股東,社會公眾股東以高溢價認購新股,結果紅利的大頭卻流入了大股東的腰包。當時還是股權分置時代,大股東的股權不能流通,卻可以通過高額現金分紅輕鬆收回原始投資,而這種高額現金分紅對高溢價認購新股的社會公眾股東來説,無異於杯水車薪。

  現在IPO發行價越來越高,超募資金越來越多,而大股東因為股票有三年的禁售期,因此通過高額現金分紅來收回原始投資的衝動也越來越大,10轉15派15元的慷慨分配方案已屢見不鮮,這實際上是慷高價發行之慨,得益最大的還是大股東。

  現在需要擔心的不是上市公司不分紅或少分紅,因為大股東和上市公司高管已經具有強烈的高額現金分紅套現衝動,而是要警惕大股東和上市公司高管通過高額現金分紅惡意套現,掏空上市公司。由於現在再融資也很容易,上市公司的高管也不怕公司被掏空,沒錢了就再融資,高額現金分紅的結果卻是反過來促使上市公司更多地再融資,這恐怕是證監會力促上市公司提高現金分紅比例時沒有想到的吧?

熱詞:

  • 現金分紅
  • 上市公司
  • 現金紅利
  • 辯證看待
  • 大股東
  • A股市場
  • 投資者
  • 鐵公雞
  • 套現
  • 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