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 >

專家稱聯通電信主要涉嫌對行業競爭對手的壟斷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1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斷可能對消費者造成間接影響

  北京3G産業聯盟秘書長、副理事長項立剛介紹説,此次發改委調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寬帶接入領域的壟斷問題,主要是指接入價格。

  比如説,如果是一個最終用戶,購買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寬帶,價格就可以便宜。但如果是它們的競爭對手,購買的接入價格較高。由於目前網絡資源大部分是在電信和聯通手中,這就抬高了競爭對手的運營成本。

  也就是説,此次兩家所涉嫌的壟斷,指的是對行業競爭對手的壟斷,並不是直接面向最終用戶的壟斷。當然,這也會對消費者産生間接的影響。因為競爭對手發展不起來,兩家佔主導地位的運營商的價格也就降不下來。

  項立剛認為,目前這種狀況的出現,與我國的基礎電信網絡建設的政策和體制有一定的關係。最初,我國只把牌照發給了電信一家,後來經過拆分後,又增加了網通,並形成了“南電信北網通”的格局。2008年電信體制改革後,新聯通繼承了網通的資源。這使得它們天然具有容易形成壟斷的條件。

  項立剛説,基礎電信網絡建設有這樣的特點:最早的網絡有運營商來建設後,其他的運營商再建設就很難,需要租用其網絡。這樣,先建設的運營商自然就有了話語權和定價權。

  據介紹,一些管制較好的國家,如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要求處於主導地位的運營商必須要支持其他運營商的發展。例如,必須拿出30%的資源,以比較便宜的價格租給其競爭對手,否則會受到處罰。

  項立剛認為,隨著我國電信基礎條件的發展、人們對網絡需求的增長、三網融合的興起以及市場格局的變化,我國電信管理方面的政策及體制機制建設等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信這次調查會是促成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管理的一個契機。

  價格壟斷可能涉及兩種情況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王學慶介紹説,從這次調查情況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不是謀求壟斷地位而是試圖保住現有的壟斷地位,妨害競爭開展、以不正當手段打擊競爭對手並利用壟斷地位侵害消費者、獲取不當利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吳宏偉介紹説,就目前的報道來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問題,可能會涉及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兩種情況。

  他介紹,具體地説,壟斷協議就是多個企業達成操縱、瓜分、左右市場的協議,其中包括漲價內容的協議。市場支配地位主要依據企業産品的市場份額等具體情況予以認定。但是,無論如何認定,涉嫌價格壟斷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其實質就是在沒有合法理由的前提下變動價格。

  提高國有壟斷企業競爭意識

  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曉曄介紹説,近些年來,消費者對電信壟斷企業在寬帶入網方面的限制競爭和過高的電信服務費等有著強烈意見。而在實踐中,反壟斷執法機關對這些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卻面臨相當的難度。

  王曉曄説,反壟斷法作為維護市場自由和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市場競爭的規則,應當能夠平等地適用於市場上的所有企業。這就像在運動場上,如果對不同國籍的運動員使用不同的比賽規則,人們肯定感到不公平。

  也就是説,反壟斷法的適用既不應該考慮企業的所有制,也不應當考慮國籍,而是應當一視同仁,否則這個規則就不公平。

  據介紹,中國反壟斷法實施3年來,主要是針對跨國公司之間的經營者集中,執法機關迄今還沒有一起針對國有壟斷企業的決定。

  專家表示,現在國家發改委針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大大提升了中國反壟斷法的權威,提升了反壟斷執法機關的權威,而且也有利於提升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王曉曄介紹,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如果違法事實成立,兩個國有企業將被處以相當多的罰款。這種查處和決定有利於提升反壟斷法和反壟斷執法機關的威懾力,特別是有助於提高國有壟斷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提高中國的競爭文化。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壟斷

  王曉曄介紹説,根據反壟斷法,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執法機關舉報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舉報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並提供相應的事實和證據。反壟斷執法部門依法對涉嫌壟斷的行為進行調查。反壟斷執法機關通過調查取證和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應當對壟斷行為作出決定,包括行政處罰。

  她介紹,被處罰的企業如果對執法機關的決定不服,可以要求行政復議,也可以訴至法院請求司法審查。

熱詞:

  • 競爭對手
  • 聯通寬帶
  • 電信壟斷
  • 反壟斷法
  • 壟斷企業
  • 涉嫌
  • 運營商
  • 中國電信
  • 壟斷地位
  • 壟斷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