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 >

錢兆成:不激活反壟斷法 難治壟斷之弊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1日 1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家發改委9日證實,正在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進行調查,預計調查結果將於近期出臺。受該消息影響,中國聯通A股股價一度暴跌超過7%。在香港主板,中國電信下跌0.41%。據預計,罰款數額將在數億至數十億元人民幣之間。

  電信與聯通“分家”原本是為了打破壟斷,實際上卻成了“南北分治”,各自擁有勢力範圍,並沒有形成充分的競爭。即便是部分地區採取小區承包制,也並沒有緩解壟斷,相反卻除了要伺候好壟斷巨頭之外還需伺候好承包商。他們堅持不懈地推出“新套餐”和“新資費”等單方面的霸王條款。一年又一年過去了,雖然也出現了諸如長城寬帶、移動寬帶等零散的運營商,但大部分用戶還是被掌握在幾家實力雄厚的壟斷性企業手中,服務費用仍是居高不下。

  壟斷究竟存在與否,百姓心中自有一本明白賬,不能簡單地以市場中網絡服務供應商的數量來判斷,而要看整個市場份額被各個企業所佔有的比例。如今形成南北分治格局與行政干預難脫干系。

  發改委此次對電信、聯通在寬帶接入領域的反壟斷調查,有望再次撬開電信壟斷的豁口。不過即便調查成立,罰單能否撼動壟斷巨頭,還是未知數。要治理壟斷之弊,進一步激活反壟斷法迫在眉睫。

  反壟斷法在我國命運波折,被形象地概括為“一十三年磨一劍”。從1994年被列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到2007年8月3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整整耗費了13年時間。

  目前,在石油、供水、供電、電信、郵政、鐵路、交運、保險等行業和一些基礎設施行業內,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壟斷。反壟斷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就是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有消費者以反壟斷法為武器,向石油價格、電信資費、火車票價格、機場建設費等事涉壟斷的定價、規定發難,可結果卻不盡人意。

  “重行政、輕司法”是當前反壟斷法實施中暴露出的一大弊端。企業是人的集合,企業與人一樣具有自利性,並不是所有處於壟斷地位、長期獲得壟斷利益的企業都會去主動適應反壟斷法。而行政壟斷行為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還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利益,同時也會引發腐敗。

  應該指出的是,反壟斷法的執行可以動用公共和私人兩種資源。公共執行是指反壟斷主管機關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通過行使公權力來執行反壟斷法;而私人執行則是指那些自身利益受到反競爭行為影響的法人或自然人,通過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通過仲裁等方式來執行反壟斷法。

  目前關鍵在於如何還原反壟斷法的法律性質,增強執法機關的理性及專業化程度,完成由傳統行政主體向獨立第三方機構的轉變。鋻於壟斷行為的複雜性,我國還應儘快建立多機構執法的協調機制。

  面對建立多機構執法協調機制,進一步激活反壟斷法這一任務,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行為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這第一步,或許我們應該多給一些掌聲,多一份期待。

熱詞:

  • 反壟斷法
  • 難治
  • 壟斷行為
  • 聯通
  • 壟斷地位
  • 中國電信
  • 寬帶接入
  • 運營商
  • 法律性質
  • 長城寬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