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8月6日:乞丐都應關心預算法 你好意思“打醬油”嗎?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誰來幫公眾看好政府錢袋子?

  政府預算體現著公眾的授權與限權過程,它的邏輯起點是:政府的每一分錢都來自公眾,因此要受到公眾約束。而在一個缺乏這種約束的現實中,政府官員與民眾都會出現“財政幻覺”——官員以為財政資金是“自己的”,愛怎麼花就怎麼花,別人管不著;民眾也認為反正這錢不是我的,他們想咋用就咋用,輪不到自己説話。

  增強預算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強化人大對預算的審查監督和公眾對預算的參與和監督,是近年來社會各界高度關切的改革內容,也是這次預算法修訂的題中應有之義。政府預算只有全面、充分地向社會公開,才能為人大和公眾對預算的監督提供最基本的“素材”,也才能促使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嚴格規範各項收支行為,最大限度防止政府收支中的腐敗交易。

  預算法修訂不能讓民意走過場

  預算是國家財政的收支,是國民經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無論是近些年來屢屢提及的年終突擊花錢、私設小金庫,還是稅負過高、國富民窮,還有那些臉面工程、政績項目,其背後皆與《預算法》的失靈有著密切的關係。預算法修正案中哪怕一個小小條款的改動,既可能讓財政資金走向正軌,也可能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

  在我國,由於民主監督機制還不健全,地方民眾和市場對政府預算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地方人大的實際監督力度也遠遠小于法律所宣示的,預算執行失之於軟、失之於松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改觀。此次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也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應及時向社會公開預決算,旨在從法律層面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真實公開的辯論比徵集意見更重要

  民意不只是被徵集的對象,任何公共政策或法律,都應該經過人民同意。民眾意見和人民同意還不能混為一談。徵集民意不只是一個程序或階段,實際上是人民參與政治的形式。然而,我們能夠看到,一面是大張旗鼓地公開徵集民意,另一方面,作為人民參與政治的重要平臺,體現人民的政治主體性的“兩會”,卻很少能見到激烈辯論與意見交鋒。這無疑不算是正常現象。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當你還在為“三公消費”的鉅額開支而憤憤不平時,當你還因為政府的投資效率過低而充滿疑惑時,你可曾想到這些支出是可以被控制的?

  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在一個間接稅比例過高的國度裏,我們的每一筆消費都隱含著賦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真真正正的納稅人!連乞丐都應關心預算法,你(此處省略三個字)還好意思打醬油嗎?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來源:中國經濟網)

熱詞:

  • 預算法
  • 乞丐
  • 兩會
  • 素材
  • 醬油
  • 監督權
  • 三公
  • 民意
  • 限權
  • 預算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