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7月21日淩晨3時,翻譯家王永年先生在北京市宣武醫院走完了他85年的人生之旅。與傅雷、李健吾、焦菊隱等大師一樣,王永年先生是傳統的職業翻譯人的代表。他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翻譯過多部世界文學名著。王永年不僅是中國翻譯《十日談》的第一人,其所翻譯的歐 亨利系列小説,也受到英美文學研究者的好評。
王永年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16歲時,他被上海聖約翰大學錄取。彼時的大學裏有很多學貫中西的學者。但時代的巨變,讓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生的光環成為了王永年的負擔。由於他是聖約翰大學畢業的,被認為受過美帝國主義教育,因此一度很難找工作。上世紀50年代初,上海文藝出版社招考外文編輯,400人中只錄取了他一人。上世紀50年代末,新華社成立西班牙語對外報道組,王永年因此來到北京。
對於王永年翻譯的特點,王永年的老朋友、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説:“準確、通俗,不會轉文。這可能和他新聞記者的工作有關,他最注重的是‘信’,這也是我們請他重譯《在路上》的主要原因。你風格再明顯,如果不以準確為基礎,就離原作比較遠。”
那些被王永年引入的西方作家,如塞萬提斯、博爾赫斯等,對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先鋒文學崛起,以及文學界逐漸形成新的話語系統産生了重大影響。但在王永年自己的觀念中,翻譯僅僅是一種職業,沒有那麼神聖和高貴。這也反映了老一代譯者的平常心,包括何兆武、楊絳、周作人等老一代作家和學者都是譯作等身,但都將之看做很平常的工作。
為什麼現在都説老翻譯家翻譯得好,而新翻譯不堪一擊?趙武平認為,“大家都忘了現在最優秀的畢業生都不選擇做翻譯,而老一代翻譯家的確是他們那個年代最優秀的人才,但國家並沒有給他們更多施展天賦的機會,所以他們會在翻譯上有超出後人的成就。”
(原載《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