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人民日報:新股板塊亂象不斷 炒新為何難抑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0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監管部門大力倡導價值投資,提醒投資者不盲目“炒新”、“炒差”、“炒小”。監管者的良苦用心,市場似乎並不領情。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近日A股市場連續下跌,弱勢盡顯。然而,在一片風雨飄搖中,卻有一道很引人關注的“風景”,就是新股的炒作。猛獅科技上市後15個交易日內,股價就翻了一倍;億利達反復上演一天內從大幅下跌到大幅上漲的“過山車”遊戲;津膜科技上市當天漲幅驚人,但隨後又連續跌停……新股板塊可謂亂象不斷。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大力倡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提醒投資者不盲目“炒新”、“炒差”、“炒小”,併為此出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舉措。應當説,從監管者角度提出這樣的導向,既合理,也必要。然而,看目前的市場反應,似乎並未引起共鳴。不僅是“炒新”問題依舊突出,其他痼疾也未現根本好轉。一些冷門小盤股借助朦朧題材被瘋狂炒作,事實上基本面並無顯著變化;新退市制度推出後,被部分資金視作“利空出盡”,一些ST股也因此寬幅振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部分藍籌股雖然估值已非常低,但卻遭市場拋棄,部分股票甚至創出歷史新低,成為最近股市調整的主要殺跌力量。

  監管者的良苦用心,市場似乎並不領情。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就投資文化而言,要扭轉濃郁的投機氛圍,轉向價值投資成為主流,確實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成熟市場大多經歷過這個“青澀”的階段,而且即使到今天,非理性的投機行為也依然不斷。我國股市起步晚了許多,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以散戶為主的大眾投資市場。在這樣的投資者結構下,投機炒作盛行並不奇怪。

  然而,如果把板子都打在散戶身上,顯然也不公平。客觀條件方面,A股市場缺乏投資的“土壤”,這是不爭的事實。能提供長期合理回報的股票太少,成長性突出的股票太少,誠實守信、努力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公司也不多。以當前的市場看,如果與歷史水平比,估值已經很低。但即便如此,融資者還是紛至沓來,700多家公司排隊等待上市;投資者卻因缺少合適的投資標的而心灰意冷,大部分股票的現金分紅遠不能解渴,大部分股票也不能提供很好的安全邊際。融資者和投資者的不同態度,已經足夠説明問題。

  就市場監管而言,力度應當更大,反應也需要更迅速。以“炒新”為例,目前的應對措施主要是限制盤中交易、凍結賬戶,或者由交易所發佈警示。這樣的處置力度,還難以形成足夠的威懾力。正因為此,惡炒新股的資金才無所顧慮,一有機會就興風作浪。今年很多題材股的炒作力度也是近年所少見。這些股票的背後究竟有沒有市場操縱?市場疑問頗多,這需要監管及時跟上。如果發現違法行為,就應給予有力的懲罰。

  就制度建設而言,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完善,並注重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推出後,新股發行市盈率有所下降。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市場人士分析,新股發行價格合理了,卻又給二級市場的炒作提供了空間。再比如,今年監管部門在強化上市公司分紅方面動作頻頻,但如果上市公司質量不能相應提高,僅僅敦促多分紅,對提升股市投資價值的效力恐十分有限。可見,面對市場存在的問題,需要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不能顧此失彼,這樣才能真正祛除“病根兒”。

熱詞:

  • 新股板塊
  • 亂象
  • 寬幅振蕩
  • 新股發行價格
  • 炒新
  • 投資者結構
  • ST股
  • 價值投資
  • 監管者
  • 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