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地鐵沿線物業相對來説具有較強的保值升值性能,從地鐵動工到通車運行,沿線物業升幅達兩三成的並不少見。2009年地鐵5號線通車後,黃埔板塊地段較好的二手房價漲幅達到60%。然而,並非每個地鐵物業都能具有良好的升值空間,若是地鐵概念被透支,便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從事教育工作的鍾先生,2007年年底在花都鏡湖大道某樓盤買了一套三房單位,成交價將近6000元/平方米,購房的原因,一是就職的學校即將要搬到白雲區,距離花都區較近;二是聽説樓盤所處地段規劃有地鐵9號線。5年過去了,這條地鐵線路確實在施工,不過鍾先生購置的樓盤距離地鐵站出入口較遠,“要接駁兩三個站吧,還不是很清楚”。至今,鍾先生還沒有入住,“很多房子都是空的,放售的二手房也很多是全新未住的,價格就是6000多元/平方米,最好的也就是7000多元/平方米,賣不起價,我寧願放著”。
5年時間,該盤的升值能力有限,一是因為周邊的生活配套尚不完善、所處地段不算太好;二是因為花都樓市類似的産品實在太多,“現在在花都區,單價六七千元的房子到處都是,為什麼要買你這個距離地鐵站又不是很近的二手房呢?!”
或許你會説,距離地鐵站遠,升值能力差一些可以理解,那麼真正的地鐵上蓋物業,是否就一定能紅紅火火呢?當然也不一定。這一點體現在商用物業上同樣如此,位於荔灣區陳家祠地鐵站附近的康王商業城,近年不斷更換主題,至今仍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所以,並不是所有與地鐵概念挨著邊的物業都能萬無一失。對於打地鐵概念的住宅,關鍵還得看其産品綜合素質是不是高、地鐵概唸有沒有被大肆透支;對於打地鐵概念的商用物業,則關鍵要看其市場定位和運營能力,假如商場在規劃設計上無法做好與地鐵客流的接駁引導,地鐵客流對這個場而言都只是過客,商場冷場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