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經受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開放前沿的廣東正在發生著實實在在的變化,幾個關鍵性的經濟數據變化引人注目。
2011年,廣東外貿依存度從國際金融危機前的152%降至108%,全省工業品內銷比重達70.1%;靠“三來一補”簡單加工業起步的廣東,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佔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均已超過50%,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産品産值1.5萬億元,現代産業體系快速構建,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正在形成;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53.8%。廣東人形象地説,他們“正從拼汗水、拼資源,向拼服務、拼智慧轉變”。
廣東30多年來積極承接國際産業轉移,走出了一個外向帶動的經濟發展路子。然而,率先發展的廣東也率先遭遇到“成長的煩惱”:産業層次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區域發展不平衡;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低效益的傳統發展模式制約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這種局面讓廣東深切體會到,要在國際市場上成為真正強有力的競爭者,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廣東科技創新發展,依靠的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厚功力。
建設創新型廣東,智力資源是支撐。據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介紹,廣東省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工作自2009年啟動以來,省財政已投入資金8.55億元,帶動地市財政和社會投入50多億元,資助引進兩批共31個海內外優秀創新科研團隊來粵創新創業,匯聚高層次人才251人。截至目前,兩批團隊已研發新産品49個,其中5個成功進入市場,銷售額近6000萬元,帶動相關産業實現了數十億元産值。李興華説,今年,廣東還實施人才倍增計劃,將引進經費由去年的4.2億元擴大到8.5億元,並力爭用5年至10年時間,引進100個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創新科研團隊和100名領軍人才,為廣東“智造高地”崛起源源不斷增添“智慧活水”。
新型研發機構的培育發展,讓廣東做大了創新增量部分,激發了高校院所的創新活力,盤活了國內省內的創新資源,闖出了一條科技體制改革的新路。
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這座不起眼的小樓裏,一群20歲上下的年輕人已經在世界知名的權威雜誌《自然》系列和《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多篇具有世界影響意義的論文,成為“珠三角”地區涌現出來的新型研發機構的典型代表。它們具有“三高”特徵,即高起點的組建模式、高效率的運行機制、高水平的創新成果。
加快自主創新,解決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兩張皮”問題,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是關鍵。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利用自身製造學科方面的優勢,與東莞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東莞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工研院副院長劉國祥接受記者採訪時自豪地説,“工研院一直致力於實現科技研發與産業發展的無縫對接,在産品研發上更緊貼東莞地方實際需求。我們自主開發幾十個系列的核心裝備,在企業應用取得成功,實現製造業重大裝備國産化,促進了地方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將實驗室裏好看不好吃的‘青蘋果’變成了好看又好吃的‘紅蘋果’。”
鼓勵創新,保護創新,實踐創新,在廣東正形成一股清新的風潮。借力自主創新“破繭”,“廣東製造”正向“廣東創造”“蝶變”。(相關報道見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