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崔曉莉
投資者走進東軟載波(300183)那天,已持續一夜的大雨肆虐到將近中午,路上的積水匯成了小河,青島市區內多條道路堵車嚴重。
作為一家輕資産的公司,東軟載波甚至沒有廠房可以給投資者參觀。“我們擁有的除了電腦,就是人腦。”東軟載波證券事務代表張燕説。
即便如此,仍有60多名投資者來到公司,希望與公司高管層進行深入交流。
公司董事長崔健穿了一件普通的白色棉質T恤出現在投資者面前,著裝隨意而樸實。但他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卻高度認真,甚至講了很多的技術細節。雨天的青島氣溫較低,室內外溫度不超過25℃,他卻講得大汗淋漓。
作為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東軟載波的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是骨幹員工是否會流失,技術儲備能否支撐公司未來的發展壯大?
“我們這個行業,人才的流動性不強。”公司董秘王輝解釋,電力載波通訊行業技術門檻很高,行業又比較偏門,因此,行業內的企業不多,青島更是獨此一家。這決定了這個行業的人才流動空間有限。王輝認為,行業的穩定性及公司良好的技術儲備讓員工們看到了公司的美好未來,這是吸引員工的最重要的因素。
“公司的學習氛圍比較濃厚,所有員工進到公司來,只要你肯努力,想學東西是沒問題的。”王輝還介紹,除了一套完整的績效考核制度以外,公司的培訓、傳幫帶都做得非常好,給年輕員工提供了成長的沃土。
就技術儲備的風險,王輝表示“要分兩方面來看。目前,智慧電表這一塊足可以保證公司長期、良好的生存,從這個角度來看,技術儲備的風險不大。”王輝説,公司受大經濟環境影響不是很大,受益於國家電網的智慧電表改造,而智慧電表的改造又是一個週期循環往復的大項目,5~6年一換。單此一項,每年即可給公司帶來3至4個億的營業收入。
崔健則指出了公司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們進入的是智慧家居的終端設備領域,未來我們要進入雲端服務領域。”崔健説,公司在智慧家居方面已經擁有了技術儲備。
公司産品、企業品質、管理層人品,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教授評價企業的標準來衡量東軟載波,稱得上是“三品合一”,投資者心裏也都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