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敲響上市鐘聲的那一刻,看到大屏幕上的股價開始變紅並向上跳動,老李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幾乎所有人的理解都是他已經獲得了數億財富可以直接退休了,但只有他知道,從那一刻起,他剛剛走出個人破産的邊緣。在公司掛牌之後,他不用再擔心無法填補上市過程中留下的財務窟窿。正在打造中國私人飛行管理俱樂部的負責人程行明説,這是大部分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共同感覺,在上市過程中留下的高達一兩千萬的“不能説”的費用因為無法走賬,基本都被大股東個人兜底了。據了解,上市公司董事長是該俱樂部的主力新增客戶。
隱形公關費最高達3000多萬
老李是一家光電元器件公司的董事長,在經過了兩年多的上市籌備之後,終於在今年上半年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回憶起上市的艱辛歷程,老李體會最深的是,當大家知道你要上市發財的時候,所有人都想來分一杯羹。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大部分都是説不得的費用,只能由公司董事長個人承擔。老李説,這些説不得的費用最為核心的支出就是財經公關費用。除了財經公關的費用外,為了打通各級政府對擬上市公司的關卡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現在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只要是需要政府批准的,都需要各路打點,有時候申請個普通的資格,都需要打點幾十萬而且還不一定能辦成。現在最引起企業反感的就是國家和市政府對中小企業的一些補貼,不找關係打點一下根本到不了企業,業內潛規則是四六開,企業獲得1000萬的政府補貼,有400萬要返回去給相關的審批人員。現在玩得更過,以前是資金下來後再返錢,現在是如果不先打點400萬出去,1000萬補貼就進不來”,老李説,400萬打點的都是敏感人物,不可能在公司走賬。兩年多的上市歷程給老李個人留下了近2000萬的財務窟窿。據程行明了解,有些公司董事長個人的花費高達3000多萬。
上市前財務窟窿苦了董事長
記者查閱的中小板和創業板擬上市公司的資料顯示,其報告期第一年的凈利潤約為1000萬出頭,低的有800多萬的;報告期第二年的凈利潤在2500萬出頭;第三年利潤在3500萬左右。如果按照目前大部分董事長一般持股比例在50%左右計算的話,最近三年累計的財富扣除其他費用後也就兩三千萬。上市過程中的財務窟窿苦了董事長個人,受益最大的是高管。老李説,他凈負債1000多萬,還是開著一個7年前買的三菱SUV,但掛牌不到一個月,有兩個高管都換X5了。據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