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稅收乏力應警惕“亂收費”和“過頭稅”捲土重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1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5月17日電(記者韓潔、徐蕊)當稅收收入歷經多年高速增長在本輪經濟調整中轉入慢車道時,如何理性看待稅收增速下滑現象成為當下輿論熱點。

  今年以來,在“稅收增速下降”引起媒體關注的同時,“非稅收入”也憑藉逆勢高增長成為媒體關注的熱詞。

  財政部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9%,其中稅收收入增幅僅為2.6%,增幅回落23.3個百分點,而非稅收入增幅則高達51.4%。

  事實上,不但是4月份,今年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53.3%的高增長就遠超稅收收入10.3%的增幅。更值得關注的是,地方非稅收入增長也勢頭強勁,全國地方非稅收入平均增幅達到50.1%,一些個別省份增幅超過70%,有的甚至增長了一倍多。

  記者查閱一些省份公開的財政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稅收增速紛紛下滑背景下,非稅收入已成為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新支撐。

  如一季度,天津市非稅收入130億元,同比增加68.9億元,佔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加額的72.2%。安徽省一季度非稅收入同比增長78.6%,累計增幅創歷史新高,非稅收入佔全省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16.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拉動全省財政總收入增長8.7個百分點。

  與稅收相對應,非稅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收費”,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彩票公益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罰沒收入、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財政資金産生的利息收入等。

  一邊是稅收增速下降,一邊是非稅收入居高不下。業內專家表示,相對於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來源更“靈活可控”,不排除一些地方迫於財政減收壓力再現亂收費、重復收費的“不正之風”。應高度警惕這一現象,避免因大肆亂收費加重企業經營負擔。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如果非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費大幅增加,尤其應引起關注。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對企業收稅減少的同時,卻用各種費用變相增加財政收入,其實質還是增加了企業負擔,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以稅收為基本收入來源,政府收費只是作為輔助來源,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零星收費。然而現階段非稅收入高速增長,則暴露出稅收和非稅收結構的失衡。

  有業內專家指出,稅收與非稅收入結構失衡,究其原因還是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足,又缺乏稅收立法權,為了增加地方收入,要麼利用行政權力新設多種收費項目,要麼採取各種手段在徵稅上做文章,有的甚至提前徵收所謂“過頭稅”。

  劉尚希表示,在當前地方剛性民生支出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稅收下滑無疑加大地方財政支出壓力。但越是稅收乏力,越要警惕“亂收費”和“過頭稅”捲土重來;越是經濟放緩,越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培育經濟發展後勁。

熱詞:

  • 非稅收入
  • 亂收費
  • 稅收結構
  • 稅收立法權
  • 收費
  • 稅收收入
  • 不正之風
  • 增速
  • 結構性減稅
  • 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