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數據來源 Wind 新華社圖片 製表 韓曉東 合成 尹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4%,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7%,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4個百分點,二者之間的“剪刀差”繼續擴大。
由於翹尾因素對物價的影響將繼續減弱,食品、大宗商品價格短期明顯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分析人士認為,未來CPI漲幅仍有一定回落空間,PPI漲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這為調控政策適度寬鬆提供了條件。
物價漲幅總體趨穩
對於4月CPI同比漲幅的回落,可以歸結為食品價格環比下降和翹尾因素等兩方面原因。從環比來看,4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9%,直接拉低CPI環比價格0.3個百分點。而其它七大類産品環比價格均出現上漲,其中娛樂教育文化、衣著等價格上漲較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當月蔬菜價格環比下降5.8%。儘管近期白菜、西紅柿的部分蔬菜品種出現反彈,但蔬菜價格總體仍處於季節性回落過程。
對於後期的食品價格走勢,專家的意見存在一定分歧。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4月CPI同比漲幅回落,一方面有基數影響,另一方面是食品價格回落的帶動。不過4月下旬以來,在豬肉價格回落的同時,蔬菜價格卻出現劇烈上漲,而居住類價格也有反彈勢頭,這些因素可能導致5月物價存在上漲壓力。未來物價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如夏糧、秋糧的産量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高華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蔬菜大幅漲價只是暫時現象。5月以來,農業部公佈的食品價格環比數據開始回落。預計5月食品價格漲幅與4月大致相當,6月更可能出現較明顯下降。
翹尾因素方面,4月對CPI造成了0.1個百分點的負拉動。未來三個月翹尾因素的負拉動還將繼續存在,分別達到0.1、0.3和0.5個百分點,這將給CPI同比漲幅的回落帶來有利因素。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食品價格的前期異常上漲推動了3月CPI漲幅反彈,隨著這些異常因素的消失,CPI漲幅已經重回回落趨勢。預計全年CPI預計上漲3%左右,呈現前高後穩的走勢,7月前後將是全年CPI漲幅的低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食品價格的環比回落是4月CPI漲幅收窄的重要原因,預計未來CPI漲幅將繼續下行。在年內落實深化資源品價格改革措施的前提下,全年CPI同比可能在3.3%左右,具體運行趨勢為前三季度持續下行,第四季度有所上升。
PPI有望觸底反彈
PPI方面,4月同比下降0.7%,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其中生産資料價格下降1.2%,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1%。
從歷史情況看,PPI的負增長將對上、中游行業盈利産生拖累,而對於下游消費品行業産生正面影響。但從總體來,由於上、中游行業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大,PPI漲幅和企業總體盈利情況為正相關關係。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認為,PPI走勢與我國工業投資增速波動保持較強一致性。目前我國生産資料價格佔PPI的比重為70%左右,而生活資料權重為30%左右。在此基礎上,我國PPI走勢更多反映了生産資料價格變化的情況,投資需求的上升必然推高PPI。4月PPI同比漲幅為負,這反映了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尤其是企業盈利壓力大。
劉元春認為,4月PPI同比漲幅再度延續負增長,這反映出生産環節的不景氣,當前我國經濟仍處於去庫存階段,需求不旺。在工業增加值以及房地産投資下滑的影響下,PPI處於下行區間,這是我國宏觀經濟尋底的直接反映。但當月PPI環比漲幅出現了回升,這預示PPI在未來一兩個月有望隨經濟企穩反彈而觸底,5月PPI的同比負增幅有望收窄。
從統計局日前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來看,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449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石化、鋼鐵、化工、電氣等行業均出現了利潤增幅下降甚至虧損的情況。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未來CPI漲幅掉頭大幅上揚的可能性較小。與CPI的走勢相比,當前經濟增速下滑更值得重視。4月PPI同比下降0.7%,這充分反映出目前國內需求下降,投資放緩的態勢。同時,PPI與CPI漲幅走勢的“背離”也值得注意,這説明生産領域的價格波動不能有效地傳導到消費領域中。
國泰君安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工業企業收入增速是由工業增加值和PPI共同決定的。工業增加值和PPI同比增速的底部預計同時出現在4月,因此4月工業企業收入增速可能繼續下滑,但未來隨著量價齊升仍具備持續回升的動力。
國金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認為,由於基數效應以及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PPI短期仍將維持負增長情況,但不排除在二季度末出現反彈的可能性。預計全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低點將出現在一季度,未來有望緩慢上升。
調控政策穩中偏松
國家統計局同日還公佈了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等數據,這些指標的增速回落較明顯。海關總署10日公佈的數據也顯示,4月出口、進口增速較3月雙雙回落。在經濟增長面臨下滑壓力的情況下,CPI和PPI漲幅的回落為宏觀調控向“穩增長”傾斜創造了條件。
連平認為,數量型工具仍將是央行調控市場的主要政策工具。為配合信貸投放,推動實體經濟全年平穩運行,存款準備金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的必要。利率方面,雖然今年“負利率”情況可能消失,但考慮到中長期通脹壓力仍存,經濟增速不會明顯放緩,處在中性水平的基準利率沒有大幅下調的必要。同時貨幣市場利率和信貸市場利率已經開始下行,基準利率維持在現有水平的可能性較大。
胡遲認為,目前經濟下行的幅度較小,基本處於可接受與可控制的範圍內,也符合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因此宏觀政策眼下還不必大動,而主要以預調微調為主。
劉元春認為,目前宏觀政策方面已經朝著偏松的方向進行預調微調。由於政策的滯後效應,宏觀經濟有望二季度觸底反彈。因此宏觀政策不宜擴大調整力度,而應保持微調的節奏。如調整信貸投放節奏,改均衡投放為“前松後緊”。匯率方面應適度壓低升值幅度,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儘快出臺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
高華證券認為,從4月數據來看,政府可能仍會認為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大於通脹率的上行風險,因而保持政策立場的相對寬鬆。預計未來中國將繼續運用一攬子手段來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窗口指導等。降低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這應該出現在下半年CPI漲幅更明顯下滑之時。(韓曉東 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