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黃瑩穎
近一年來,雖然港股表現總體不佳,跌多升少,但香港本地股民的數量卻再創新高。港交所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香港共有214.7萬名個人證券投資者,為1989年定期調查以來最高紀錄。分析人士指出,該數據表明隨著金融危機陰影逐漸消散,香港居民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在增強。
調查結果顯示,典型的香港個人證券投資者是47歲,受過大學預科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16250港元、家庭每月收入約35000港元的人士。銀行依然是香港個人投資者最主要的證券交易渠道。
本地投資者
對香港經濟信心增強
據港交所于2011年11月14日至12月23日期間進行的《個人投資者調查2011》,參與香港證券市場的個人投資者人數創新高。調查發現約215萬香港成年人為證券投資者,佔香港成年人口的35.7%,高於2009年的35%,與2007年的水平相當。如果將期貨及期貨股指投資者計算在內,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5.8%為個人投資者。
恒生指數去年底收報18434點,比2009年底跌15.7%。但投資者所持的股票價值平均達到13萬港元,比2009年多3萬港元。交易金額為4萬港元,比2009年多5000港元。
證券投資者中,約有7%投資權證,有6%投資牛熊證。兩者合計,證券投資者中約有10%投資權證或牛熊證。
獨立港股評論員郭信麟認為,從股民數量的增加,可以看出一方面香港居民經濟負擔過大,希望能通過增加投資來緩解壓力;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投資者對香港經濟前景的信心在不斷增強。雖然全球經濟下滑風險在不斷增強,但各經濟體在共同努力抵禦衰退的到來,隨著市場信心不斷恢復之後,經濟陰霾也將隨之而散。
“交易監管”滿意度低
調查結果還顯示,雖然銀行依然是香港個人投資者最主要的證券交易渠道,但是通過網上媒介進行證券交易的比例持續攀升。
證券交易者中,只通過銀行進行交易的佔74.0%,比2009年的69.8%有所上升,而只通過經紀機構進行交易的佔17.9%,較2009年的19.3%有所下降。
衍生産品交易者中,只通過經紀機構進行交易的佔58.7%,較2009年的44.2%有所上升,而只通過銀行進行交易的佔33.7%,較2009年的47.9%有所下降。
調查結果顯示,典型的香港個人衍生産品投資者是40歲、受過大專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22500港元、家庭每月收入約45000港元的人士。
此外,這份報告還披露了個人投資者對香港股票市場各方面的觀感,從總體上看證券投資者和衍生品投資者對香港市場都持較為正面的看法,平均分均超過4分(7分制)。從得分情況看,證券投資者對“內幕交易者收到有效的監管”、“權證/牛熊證發行商收到有效的監管”這兩項得分明顯偏低。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香港市場發生多起內幕交易案,引起了投資者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