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石墨礦風波真相 2011-04-13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3日 23: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9b248217e8c4a134c50489018bf9778

進入[經濟半小時官網]>>

 

主編:趙悅   編導:井天增   攝像:張明 張小明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關注寶安石墨礦風波。如何進行股票投資,相信這是一門説不清道不明的學問,有相當多的股民會説自己是技術派,他們分析圖形和數據;但也有相當多的股民會説自己是消息派,“炒概念”這個詞應運而生。像“高科技概念”、“重組概念”、“某某題材”等等都是消息的一部分,但是消息從哪來?有人會看上市公司公開發佈的聲明和公告,也有的人會關注來自各大券商的研究報告。通常情況下,這二者的説法是一致的。但是我們今天關注的中國寶安這支股票,上市公司的公告和券商的研究報告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説法。究竟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記者調查。

 

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A股逐漸啟動了一波上漲行情,但其中有一支股票的表現格外搶眼。119,代碼為000009的中國寶安收盤大漲5.99%,盤中漲幅最高達到8.1%。然而這波行情只是開始,從這一天開始,中國寶安的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到了222,股價已經從13.75元上漲到了25.45元,漲幅高達85%,而同一時期深圳成指的漲幅僅為5.8%。那麼中國寶安股價上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楊冠儒是深圳的一位老股民,炒股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了一篇券商的研究報告,從那一刻起,他開始關注中國寶安這支股票。

 

楊冠儒 深圳股民

 

楊冠儒: 9月份的時候開始關注這個股票,就是看了湘財證券,它裏面就報道了有關他的石墨礦的報道

 

201096,湘財證券發佈了一篇研究報告,名為《中國寶安:房地産和新能源的價值明顯低估》。在那篇研報的第11頁專門提到了中國寶安的石墨礦資源,報告寫道:2008年公司合資成立黑龍江寶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目前股權佔比90%。此公司可為貝特瑞提供近2.68億噸儲量、適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産資源,確保原料供給穩定、持續。報告還對中國寶安股票給出了買入評級。報告中提到的貝特瑞是中國寶安控股子公司。

 

無獨有偶,在此後不久,2010115,平安證券也發佈了題為《中國寶安:坐擁負極龍頭,新能源業務風生水起》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寶安擁有豐富的石墨資源,其雞西石墨産業擁有石墨礦儲量約1億噸。隨後,在20111212011221,國泰君安證券和信達證券也分別發佈了題為《估值奠定底線,石墨烯打開巨大發展空間》和《石墨烯讓股價飛》的研報,四份券商研究報告都用各種表述方式傳遞這樣的信息----中國寶安在黑龍江雞西擁有石墨礦資源。在看完四篇研究報告之後,出於對中國寶安未來業績走勢的信心,楊冠儒跟幾個朋友一合計,把手頭原有的股票賣掉,湊了160萬元,開始分批買入中國寶安。

 

楊冠儒:這四個證券公司都有報道他們公司的一些情況,所以我就動了心,就在今年的222號開始,買入了第一批,大概是35000股,第一次買的,。

 

老楊當時買入價是24元多,當天股價漲到25.4元,買進股票的第一天就賺了錢,讓老楊信心滿滿。然而隨後幾個交易日,中國寶安股價開始下跌,他又陸續補倉3萬多股,最終把自己手頭的160多萬元全都買入了這支股票。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僅僅五天后,他就聽到了一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201131,中國寶安在深交所的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沒有石墨礦。

 

楊冠儒:到31號一齣來澄清,晴天霹靂,一盆冷水就打下來了

 

上市公司和券商給出的信息截然相反,讓老楊摸不著頭腦,到了315,中國寶安發佈澄清公告,再次對石墨礦情況進行説明,其中明確指出“中國寶安於2008年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合資成立了黑龍江寶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後因合作條件不成熟,該公司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目前沒有礦産資源。”而且“在其他地區尋找石墨礦資源目前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告一齣,中國寶安的股價應聲下跌。

 

根據楊冠儒提供的股票交割單,他前後一共買入了68300股中國寶安的股票,平均成本為每股23.65元,截至41,楊冠儒已經虧損36萬多元。

 

楊冠儒:從我們小股民來講,這樣的一個虧損我們是經受不起的。那麼主要買入這個寶安就是看了我不知道他是誤導,還是故意,還是聯合造假,我一直想搞清楚這個事情

 

耐人尋味的是,四家券商的研報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分析師曾到中國寶安進行了實地調研或參加了寶安的股東大會,但在中國寶安的澄清公告中提到,在2010127的投資者接待活動中,平安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信達證券、湘財證券並沒有派人參加。那麼中國寶安到底有沒有石墨礦?石墨風波背後真相到底如何呢?

 

楊冠儒:希望的結果一個是要把這個事情澄清,還我們股民一個公道,到底是誰在造假。

 

主持人:中國寶安到底有沒有石墨礦?券商的研究報道是否如實反映了情況呢?我們了解到,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深圳,主營業務是高新技術産業、生物醫藥業和房地産業,其控股子公司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啟風波的源頭,在券商報告中,這家公司被號稱擁有石墨礦資源。那麼事實真相究竟如何?記者分別對券商和石墨礦所在地做了調查。

 

在石墨礦事件中,四家券商的研究報告中為什麼都説中國寶安有石墨礦?為了弄清那個問題,記者按照券商研報上公佈的電話,開始聯絡涉及石墨礦事件的八位分析師,卻沒有得到任何正面答覆。

 

電話採訪

 

記者:我找一下王藝默分析師。

 

王藝默:我就是。

 

記者:我是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記者,我們現在正在關注中國寶安的石墨礦那個事,我們想跟您求證一下,你看能就是方方便接受我們一個採訪。

王藝默:不大方便。

 

記者:您好,喂是李曉東嗎?

 

李曉東:您好,我是。

 

記者: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關於中國寶安那件事情。

 

李曉東:這個不好意思,我這邊不太清楚這個事情。

 

記者:但是那篇報告是您寫的。

 

李曉東:沒有。

 

嘟嘟嘟嘟嘟嘟

 

記者先後四次撥打八位分析師的電話,得到的結果卻都一樣:其中五位分析師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餘下三位分析師拒絕接受採訪。券商分析師們集體失語的原因記者不得而知,為了弄清事情真相,記者趕到了券商研報中提到的石墨礦所在地——黑龍江省雞西市。

 

記者:在四家券商和中國寶安的交鋒當中,雙方爭論的焦點就是石墨礦。券商分析師們眾口一詞地説中國寶安擁有超大儲量的石墨礦,湘財證券還在自己的研報當中明確指出,中國寶安在黑龍江的雞西柳毛等地擁有儲量高達2.68億噸的石墨礦,而中國寶安又説自己沒有。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中國寶安到底有沒有石墨礦,這件事情背後又有著怎樣的隱情?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我現在就來到了位於黑龍江東部的柳毛石墨礦,一探究竟。

 

在柳毛石墨礦,記者見到了那裏曾經的副礦長隋明鵬,他告訴記者,目前,那個礦的股東關係中,並沒有中國寶安的身影。

 

隋明鵬 黑龍江省雞西市柳毛石墨礦原副礦長

 

隋明鵬:它現在所有權應該説是歸香港礦産資源公司,總裁叫任曉峰,他佔有60%的股權,與遼寧金龍耐火材料集團,它佔有40%的股權,兩家雙方經營。

 

雖然柳毛石墨礦和中國寶安之間不存在隸屬關係,但隋明鵬告訴記者,兩者並非沒有過任何交集。事實上,早在三年前,中國寶安下屬的貝特瑞公司就曾經試圖獲得柳毛石墨礦的採礦權,但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最終沒有成功。

 

隋明鵬:應該説進入交接程序,但是沒有交接成功。

 

記者:當初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隋明鵬:對,應該説中國寶安集團派遣了一些高層的幹部,其實政府也簽了框架協議,也給寶安集團的賀總下派了委託書,正在交接的時候,最後沒有成功。

隨後,記者又到了雞西市國土資源局,在那裏,隋明鵬的説法得到了該局總工程師李曉民的印證。

 

李曉民 雞西市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

 

李曉民:貝特瑞進入我雞西之後,首先搞深加工,當時考慮從柳毛大礦再割出一部分資源儲量配置給貝特瑞公司,但是在後期操作過程中,由於柳毛大礦是已經形成了礦權,歷史矛盾比較突出,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時候感覺到矛盾重重,暫時不能處理這個東西。等以後處理清楚,礦權權屬清晰之後再處理。

 

根據中國寶安提供的資料,該公司在20082月與雞西市政府簽署了《石墨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200855,雙方正式簽署委託管理協議書,雞西市政府將其持有的柳毛資源公司40%股權委託給中國寶安管理;20091212,中國寶安又與香港礦産資源(中國)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後者將其持有柳毛石墨資源有限公司60%股權轉讓給中國寶安,中國寶安還為此支付了100萬元的股權轉讓定金。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中國寶安取得石墨礦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此,20104月份,貝特瑞公司在自己的網站上公開表明已經擁有柳毛石墨礦。

 

賀雪琴 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賀雪琴:當時我們認為,我們實際上對這個柳毛石墨資源公司首先是有經營權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也就有了我們貝特瑞公司在網站上面也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就是説我們挂上了有2.68億噸石墨資源這兒一個經營權的這麼一個情況。

 

但一直到了20105月,距離與香港公司簽約股權轉讓已有半年時間,中國寶安都還沒有拿到柳毛石墨資源公司的實際經營權。

 

賀雪琴:應該説他(香港股東)單方面違約了,他就跟其他的,聽説現在跟其他的股東已經轉讓給其他股東了,轉讓給其他人了。

 

就那樣,柳毛石墨礦最終沒有落入貝特瑞手中。但作為生産鋰電負極材料的工廠,貝特瑞從來沒有放棄過取得石墨礦。

 

孔東亮 黑龍江省雞西市貝特瑞石墨産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

 

孔東亮:整個貝特瑞石墨産業園大廠完成以後,年鱗片石墨需求量將達到10萬噸以上。要生産這10萬噸的鱗片石墨,至少要使100萬噸以上的石墨礦石。

 

貝特瑞一這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最近公司尋找石墨礦的工作又有了新進展,公司和當地人李洪生合作成立了一個新公司——長源礦業有限公司,而李洪生自己手頭就有一個石墨礦。

 

李洪生:我的有一個站前礦段,有一個採礦證和安全證,所有的手續,正在辦理過戶手續,往新的公司長源公司過戶。我們還有一個採礦證是叫郎家溝礦段,現在也正在辦理手續過程中。

記者:這兩個礦儲量情況什麼樣?

 

李洪生:這兩個礦的儲量,站前礦段儲量能在2000萬噸左右,現在朗家溝礦段也能在3000萬噸以上。

 

主持人:根據記者的調查,中國寶安雖然一直在黑龍江積極拿礦,甚至簽署了收購協議,但截至目前,該公司還沒有真正獲得石墨礦的所有權。那麼,之前那些券商分析師們的研究報告當中,為什麼會那麼肯定地説中國寶安擁有石墨礦呢?事實上從券商的報告出爐到322股票大跌,中間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中國寶安又為何時遲遲沒有出面澄清石墨礦的事實呢?

 

主持人:記者通過在黑龍江的實地調查得知,中國寶安並沒有真正擁有石墨礦,可是針對這個事實,無論是平安證券、湘財證券還是信達證券、國泰君安這些業內的老牌券商,面對我們的質詢卻集體失語。為了進一步解開謎團,記者終於採訪到中國寶安的董事會秘書,這也是在石墨礦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寶安的董秘首次對媒體公開回應。

 

中國寶安石墨礦事件發生之後,不少投資者認為券商研報中關於石墨礦的消息來自中國寶安高層,對此,中國寶安董秘婁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2010113127,中國寶安曾公開組織過兩次會議,其中一次邀請了券商,另外一次則沒有。

 

婁兵 中國寶安董事會秘書 營運總裁

 

婁兵:113號呢,就是説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個對貝特瑞的,包括其他下屬企業的一個參觀考察會,127號的會議是一個非常常規的、正常的投資人接待會,寫報告的這四家券商是沒有參加那次127號會議的。

 

對於那兩次公開的接待會議,婁兵都堅稱沒有向與會者説過中國寶安已經擁有石墨礦,而只是表示中國寶安在雞西正在爭取拿礦。

 

婁兵:因為寶安集團也好,貝特瑞也好,它對我們擁有礦産的口徑保持是一致的。就是擁有(採礦權),這個才叫有礦,其他的就是合作關係也好,或者優惠政策也好,或者是爭取支持也好,都不叫真正擁有礦

 

對於四家券商發佈的與石墨礦有關的研報,婁兵表示這些研究報告在發佈之前都沒有經過中國寶安的核實。

 

婁兵:在那個會上,我也反反復復重申,你們要寫東西的話,這是一個考察活動,你們要寫研究報告也好,對外發表的話,一定要跟公司核實,而且跟公司核實是指上市公司核實,我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了解的情況是,新能源這個公司目前來説是沒有擁有實質性的擁有礦産的這種表述的,至少我公告裏沒有出現過,而且我這邊是沒有説過。

 

但是既然中國寶安認為券商的研報有誤,在四家券商的研報發佈之後,中國寶安的股價確實也有很大幅度的波動,那麼中國寶安為什麼在幾個月之後才出來澄清呢?婁兵解釋,他們之所以沒有太早出來澄清,是公司認為,這一輪股價上幾揚與公司有沒有石墨礦關係不大。中國寶安的業績來自石墨烯,,不是石墨礦。石墨烯是石墨礦深加工的産品,2010年,石墨烯的發現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概念開始大紅大紫。中國寶安於去年年底完成了石墨烯的小試,並獲得了國家知識産權局下發的相關專利文件,如今正處於中試階段。

 

婁兵:如果説有人,或者有人去認為和哪個研究報告有關的話,這個我更加作為我的這個方面我無法判斷,但是我個人來看,這次漲得比較快,或者是比較集中地漲的話,還是源於石墨烯這個概念。

 

婁兵還認為,雖然中國寶安的股價在過去幾個月內有比較大的漲幅,但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沒有達到20%,並沒有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婁兵:我一直是按照我的有關國家法律,有關的上市公司的正常運作的實際情況,我在披露的。我認為沒有就是説,因為哪天股票漲停,或者因為股票跌停,我發佈一個什麼消息去迎合市場的漲和跌,我覺得沒有這種必要。

 

但與此同時,婁兵也承認,之前中國寶安子公司貝特瑞的網站上出現過公司擁有石墨礦的消息,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困擾。

 

記者:對上市公司來講,是不是覺得這樣一個表述也存在不合適,可能存在容易誤導別人,或者有些描述不是特別準確的地方?

 

婁兵:可以這樣認為,因為他的表述跟我的表述是不一致的,這是一個。第二個,他在網上挂這個東西,上市公司這邊的話是不知道的,當我一旦知道以後,我讓他馬上撤掉。

 

主持人:在採訪到上市公司負責人之後,我們的記者再次試圖聯絡所有寫作中國寶安研究報告的券商分析師,可最終的結果依然是一無所獲,其實,不管券商和上市公司怎樣解釋,對於那些因為聽信券商研報而買入概念股的股民而言,損失已然形成,那麼,他們的損失由誰來負責?在石墨礦事件中,券商和上市公司分別應當承擔怎樣的信息披露責任?券商研究報告的真實性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又該如何規範呢?

 

對於券商的研究報告,有哪些法規給與規範呢?根據證監會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證券公司發佈證券研究報告,應當遵循獨立、客觀、公平、審慎原則,有效防範利益衝突,公平對待發佈對象,禁止傳播虛假、不實、誤導性信息。署名的證券分析師應當對證券研究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保證信息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

對此,從事證券研究的李俊峰認為,在石墨礦風波中,首先應該承擔責任的就是四家券商的分析師,他們要對自己研究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李俊峰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副秘書長

 

李俊峰:他應該依靠一些可靠的、公開的信息來進行寫分析報告,目前如果他不能夠證明他這些素材是真實的,那麼説明還是有一定的失誤。

 

李俊峰還認為,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當中,雖然中國寶安並未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但也應當為沒有及時澄清石墨礦權屬負責。

 

李俊峰: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應該及時的把市面上,就是現實生活中如果可能會影響你這個公司的股票價格的這些信息,應該予以及時的回應。那麼這樣子的話,從反應上來説,可能寶安公司有點反應慢了,應該更及時一些,因為這畢竟涉及到你的股東利益。

 

對於因為相信券商研報而蒙受損失的股民,著名維權律師邱寶昌告訴記者,股民可以依法索賠。

 

邱寶昌  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邱寶昌:股民如果因為發佈的虛假信息誤導了投資,造成了損失,那麼虛假信息的發佈者,那你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本身,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從業機構,也可能是其他的媒體,按照這個司法解釋,責任方要承擔責任,有的可能還有連帶責任

 

與此同時,邱寶昌也認為,對於此類維權,要想索賠成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邱寶昌:難度就是證據的取得,還有這個虛假信息的認定等等,當然它一般都是在證監會處罰以後,認定了他發佈的虛假信息,這就是一個客觀的證據,所以就造成了損失有的可能是損失小,有的損失多,有的可能損失很難以去確定,所以在維權當中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採訪中,針對這起石墨風波,很多受訪者也認同這樣的道理,投資者不要熱衷概念股的炒作,中小股民對股市風險要有充分的認識,不能盲從。

 

李俊峰:應該首先我們相信他們(券商分析師)是專業的,但是拿到(研報)之後,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對事件的看法,説白了,把它作為我們判斷股票,就是挑選股票的一個重要的依據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作為一種唯一的,或者是説像聖旨一樣的去遵循他的推薦。

 

主持人:細看寶安石墨礦事件,就像是一幕證券界的“羅生門”,券商和上市公司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受到損失的中小股民四處投訴,各路媒體奮力跟進。這其中不管各方如何熱鬧,從信息披露的嚴謹程度來説,有關方面是存在過錯或者偏差的。近些年來,大家一直呼籲,中國股市應該有一個健康透明的管理機制,應該倡導價值投資的理念。但事實上,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和券商、股評人之間,常有一些説清道不明的遊戲。而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説,就像進入了一張迷霧重重的網,一旦跟莊或者盲目聽信所謂的消息,結局常常是落入陷阱,損失慘重。對此,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澄清事實,推進行業自律,加強證券監管,完善相關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好地維護中國股市的公平公正和公開。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