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正值會考、升學的衝刺階段,一些培訓機構補課價格加速上揚:有的學生一學期補課費超過10萬元,還有一個班一學年單科補課費多達67萬元。此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面對不斷增加的補課費用,教育部門連年下發“禁補令”。為何眾多家長、學生依然趨之若鶩?
四川新聞網網友葉祝頤認為,“禁補令”一再落空,是“素質教育講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幹得扎紮實實”的真實寫照。在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的當下,考試成績是學生升學的通行證:考試成績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學生命運,也是老師身上難以擺脫的束縛。學生成績還是教育部門對學校、學校對老師、家長對學校進行教育評價的硬指標。
“家長讓孩子補課的原因很簡單:別人都補,自家孩子不補不行。補課的困局,實際上是個體的理性選擇造成的群體不理性。”網友“金蒼”説,補習需求旺盛,在某種程度上也緣于正常教育的供給不足。這是一種“制度性匱乏”,在應試教育的“分數體制”下,無論教育者如何努力,也永遠都會有“低分學生”。因此,對提高分數的需求總是大量存在,課外補習班於是應運而生。
另外,不少網友認為,考試本應維護教育公平,天價補課班卻成了一些人的斂財工具,大肆破壞教育公平。新華社的報道指出,補課班之所以炒到天價,一個重要原因是效果“神奇”,有人稱其中暗藏“漏題通道”,在升學考試中起關鍵作用。
不僅是會考的補課班中存在漏題現象。近年來,研究生考試、會計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考試等國家級考試,多次被曝出現泄題,特別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已連續第6年、第12次被指疑似泄題。
人民網網友李強認為,部分人的不道德甚至是違法行為,不僅侵害了廣大考生利益,甚至吞噬考試製度的公平性,造成相關組織部門的信任危機,助長社會公眾對於公平損失的焦慮。
光明網網友“邢姣姣”認為,要杜絕漏題事情的發生,要多管齊下,打擊要害。一方面,應對“內鬼”痛下狠手,從源頭上斬斷教育部門與這些機構的聯絡;另一方面,還要懲前毖後,消除某些人用泄題牟利的妄念。泄題調查不能僅止于“刑拘輔導機構責任人”,公眾更大的期待是相關部門能追根刨底,還原完整的真相,建立縝密的防範機制。
李強認為,社會公眾對於考試也應換換觀念:在評價體系日趨多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建立更合理的人才評價選拔體系,更注重真才實學。考試作為一種人才選拔手段應當使用,但不應被過分強化,各種證書也不宜被高估,以免催生出令其變質的利益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