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石述思:中國製造最可怕的對手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博客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後有追兵前有堵截。

  這是曾給整個民族帶來自信和光榮的中國製造在全球的真實處境。

  2010年,世界製造業迎來新的王者。

  當年世界製造業總産出達到10萬億美元。其中,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産出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此前,製造業世界第一的“寶座”由美國從1895年一直保持到2009年。

  中國東部沿海已經達到2500元至3000元——假如往內地遷移,又遇到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保壓力。但這些都不是中國製造最兇惡的敵人。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曾指出,“中國製造”面臨資源環境和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産業利潤率明顯偏低,甚至有“去製造業”或“去工業化”的惡性循環傾向。長期以來,處於世界産業鏈最低端的中國製造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靠傳統比較優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也形成了巨大生存慣性,比如過度依賴低價+血汗模式,迷戀掙快錢,行業惡性競爭頻發,山寨成風,難以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塑造,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壓力面前無力完成自身科技管理創新,走向破産倒閉邊緣。專家指出,目前,中國製造在關鍵生産環節與核心部件上技術落後,裝備水平低。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電力、煤炭、建材等15個行業,技術水平普遍比國際落後5~10年,有的落後20~30年。2007年,中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只相當於美國的15。而這主要是由技術水平決定的。2010年美國的版權産品出口總額達到1340億美元,中國僅為76.9億美元。更麻煩的是,為了應對西方金融危機,2008年以後政府投資扮演了振興經濟的主力軍,4萬億財政投入和天量信貸多投向了國家重點項目和大中型國企,加上體制變革的滯後,公權干預微觀經濟的趨勢嚴重,權力尋租現象暗流涌動,導致壟斷色彩濃烈的國企獲得突飛猛進,而民營製造業的發展環境卻有逐步惡化趨勢,資金、政策瓶頸凸顯,大量民企老闆出逃和高利貸等民間金融亂象隨著呼嘯而至。在外貿形勢局部惡化、整體內需不暢的背景下,完成原始積累的民間資本在缺乏正當合法出路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逆向流動——去實體化,淪為投機謀取短期利益的炒作大軍。從房地産到近期大蔥都能看到其熟悉的身影

  中國114年後的加冕,首先是其改革開放33年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

  但這個國王從加冕那一天起就陷入深沉憂患。

  過去,中國製造之所以崛起,是靠著中國人民勤勞勇敢超時勞動塑造的核心競爭力——以勞動要素價格低廉形成的全球無以倫比的比較優勢。

  目前隨著外貿形勢遭遇嚴峻挑戰,內需啟動缺乏真正基礎,加上這一比較優勢日漸暗淡。

  2012年1月我國出口額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這預示支撐“中國製造”的國際貿易空間正在加速縮小。

  首先,遭遇金融危機的西方列強迫於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缺乏擺脫經濟危機的引擎,尤其是受困于巨大的就業壓力,開始了一次強勢回歸——再工業化。

  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甚至預測,將有15%針對北美市場的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到美國。

  31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貿易逆差的日本,也出臺激勵措施,避免産業“空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

  入世以來,“中國製造”成為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頭號目標。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2009年全球35%的反傾銷、71%的反補貼案件涉及中國。

  與此同時,隨著周邊新興經濟體的崛起,開始成為“承接轉移”的生力軍,對傳統中國製造完成釜底抽薪。

  剛剛閉幕的亞洲博鰲論壇提供的數據顯示,以製造業人員平均工資為例,目前越南大約是每月1000元人民幣,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國東部沿海已經達到2500元至3000元——假如往內地遷移,又遇到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保壓力。

  但這些都不是中國製造最兇惡的敵人。

  後有追兵前有堵截。這是曾給整個民族帶來自信和光榮的中國製造在全球的真實處境。2010年,世界製造業迎來新的王者。當年世界製造業總産出達到10萬億美元。其中,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産出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此前,製造業世界第一的“寶座”由美國從1895年一直保持到2009年。中國114年後的加冕,首先是其改革開放33年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但這個國王從加冕那一天起就陷入深沉憂患。過去,中國製造之所以崛起,是靠著中國人民勤勞勇敢超時勞動塑造的核心競爭力——以勞動要素價格低廉形成的全球無以倫比的比較優勢。目前隨著外貿形勢遭遇嚴峻挑戰,內需啟動缺乏真正基礎,加上這一比較優勢日漸暗淡。2012年1月我國出口額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這預示支撐“中國製造”的國際貿易空間正在加速縮小。首先,遭遇金融危機的西方列強迫於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缺乏擺脫經濟危機的引擎,尤其是受困于巨大的就業壓力,開始了一次強勢回歸——再工業化。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報告甚至預測,將有15%針對北美市場的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到美國。31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貿易逆差的日本,也出臺激勵措施,避免産業“空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入世以來,“中國製造”成為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攻擊的頭號目標。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成員,2009年全球35%的反傾銷、71%的反補貼案件涉及中國。與此同時,隨著周邊新興經濟體的崛起,開始成為“承接轉移”的生力軍,對傳統中國製造完成釜底抽薪。剛剛閉幕的亞洲博鰲論壇提供的數據顯示,以製造業人員平均工資為例,目前越南大約是每月1000元人民幣,印度大概是600元,而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曾指出,“中國製造”面臨資源環境和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産業利潤率明顯偏低,甚至有“去製造業”或“去工業化”的惡性循環傾向。

  長期以來,處於世界産業鏈最低端的中國製造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靠傳統比較優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也形成了巨大生存慣性,比如過度依賴低價+血汗模式,迷戀掙快錢,行業惡性競爭頻發,山寨成風,難以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塑造,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壓力面前無力完成自身科技管理創新,走向破産倒閉邊緣。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製造在關鍵生産環節與核心部件上技術落後,裝備水平低。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電力、煤炭、建材等15個行業,技術水平普遍比國際落後5~10年,有的落後20~30年。

  2007年,中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只相當於美國的1/5。而這主要是由技術水平決定的。2010年美國的版權産品出口總額達到1340億美元,中國僅為76.9億美元。

  更麻煩的是,為了應對西方金融危機,2008年以後政府投資扮演了振興經濟的主力軍,4萬億財政投入和天量信貸多投向了國家重點項目和大中型國企,加上體制變革的滯後,公權干預微觀經濟的趨勢嚴重,權力尋租現象暗流涌動,導致壟斷色彩濃烈的國企獲得突飛猛進,而民營製造業的發展環境卻有逐步惡化趨勢,資金、政策瓶頸凸顯,大量民企老闆出逃和高利貸等民間金融亂象隨著呼嘯而至。

  在外貿形勢局部惡化、整體內需不暢的背景下,完成原始積累的民間資本在缺乏正當合法出路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逆向流動——去實體化,淪為投機謀取短期利益的炒作大軍。從房地産到近期大蔥都能看到其熟悉的身影。

  也就是説,在中國製造亟待全面升級轉型的時候,我們卻為自己設置了難以逾越的體制天塹。

  長此以往,與其説我們將被前後夾擊的國際競爭打敗,不如説被自身環境摧毀。

  要實現突圍,就必須儘快全面推動改革,尤其是取消國企無處不在的超國民待遇,按照法治市場經濟的要求,完成其市場化改造,並在宏觀財稅金融政策上為民企創造更公平寬鬆的發展環境。

  中國東部沿海已經達到2500元至3000元——假如往內地遷移,又遇到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保壓力。但這些都不是中國製造最兇惡的敵人。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曾指出,“中國製造”面臨資源環境和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産業利潤率明顯偏低,甚至有“去製造業”或“去工業化”的惡性循環傾向。長期以來,處於世界産業鏈最低端的中國製造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靠傳統比較優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也形成了巨大生存慣性,比如過度依賴低價+血汗模式,迷戀掙快錢,行業惡性競爭頻發,山寨成風,難以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塑造,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壓力面前無力完成自身科技管理創新,走向破産倒閉邊緣。專家指出,目前,中國製造在關鍵生産環節與核心部件上技術落後,裝備水平低。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電力、煤炭、建材等15個行業,技術水平普遍比國際落後5~10年,有的落後20~30年。2007年,中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只相當於美國的15。而這主要是由技術水平決定的。2010年美國的版權産品出口總額達到1340億美元,中國僅為76.9億美元。更麻煩的是,為了應對西方金融危機,2008年以後政府投資扮演了振興經濟的主力軍,4萬億財政投入和天量信貸多投向了國家重點項目和大中型國企,加上體制變革的滯後,公權干預微觀經濟的趨勢嚴重,權力尋租現象暗流涌動,導致壟斷色彩濃烈的國企獲得突飛猛進,而民營製造業的發展環境卻有逐步惡化趨勢,資金、政策瓶頸凸顯,大量民企老闆出逃和高利貸等民間金融亂象隨著呼嘯而至。在外貿形勢局部惡化、整體內需不暢的背景下,完成原始積累的民間資本在缺乏正當合法出路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逆向流動——去實體化,淪為投機謀取短期利益的炒作大軍。從房地産到近期大蔥都能看到其熟悉的身影

  最近,國務院決定將溫州作為民間金融改革的試點,可視為一個積極的信號。

  在此基礎上兩條腿走路:一是尊重市場規律,加速目前勞動密集型民企升級改造,提升其在全球産業鏈的位置;同時政府積極扶持完成市場化改造的大企業,持續扶植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戰略産業,並積極參與跨國競爭、並購。

  即使面臨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優勢依舊相當突出——是世界上製造業高、中、低端産業鏈條相對比較完善的少數國家,並且有中國快速發展帶來的雄厚實力做堅強後盾。

  關鍵在於能否突破自身體制壁壘,在高端製造領域強勢崛起。

  否則就可能淪為建立在沙子上的王國,難以經受真正的風雨洗禮。

熱詞:

  • 去工業化
  • 對手
  • 製造領域
  • 中國製造
  • 寶座
  • 2009年
  • 去製造業
  • 2010年
  • 鋼鐵
  • 有色金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