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獨生子女問題》
怎樣的家庭結構才是最理想的?一兒一女,湊成個“好”字,持這一觀念的人無論中外,都佔大多數。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的現實限制,許多中國父母甚至不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務必一圓兒女雙全之夢。然而,這一相對傳統的家庭觀是否經受得住現代生活方式的重重挑戰?四口之家是否真的更穩定和諧?
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蘇珊 紐曼(Susan Newman)的新書《獨生子女問題》(The Case for the Only Child)中,你可以發現以下令人大跌眼鏡的數字:從1976到1998年,美國獨生子女家庭佔全部家庭的比例從9.6%增加到了17%;在紐約,1/3的孩子是獨生子女;截至2007年,46%的英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照此趨勢,到2020年,英國很可能將成為一個“事實上的獨生子女國家”。
紐曼指出,女性生育年齡的推遲和現代社會育兒成本的增加是家庭規模迅速縮小的根本原因。在“40歲是新的20歲”的時代,生兒育女對女性來説不僅意味著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還有巨大的心理成本。全職主婦並不比職場“白骨精”好當。已經有不止一項研究顯示,子女數目較多的女性,尤其是全職媽媽更容易遭遇婚姻危機,子女青春期獨立後,患抑鬱症和更年期綜合徵的風險也更大。
此外,隨著社會日益原子化,以往可以由大家庭成員互相提供的育兒服務全面市場化,越來越多只能靠錢來解決——在美國,將一個孩子撫養到上大學,每個家庭至少需要投入22.7萬美元。即便一些福利國家為鼓勵生育而提供多項補貼,但同日益膨脹的育兒成本和教育費用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家庭中的女性成員是否工作,對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於一個中産階級之家,可能關係到孩子能上什麼樣的大學,以及退休後的生活水平。
“孩子當然是生命的奇跡,但也是一項嚴肅的投資。”紐曼引用《華爾街時報》上的一封讀者來信寫道,“光想著孩子所能帶來的快樂和幸福,不考慮成本而生兒育女是愚蠢的。如果完全憑情緒做主,我們每個人都想住百萬豪宅,開賓利車,因為那能帶來巨大的快樂和幸福。”
任職于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紐曼過去10年中調查了眾多獨生子女家庭,她發現,雖然很多出於現實考慮選擇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對自己的家庭狀況事實上相當滿意,但在面對親友時,卻常常油然而生內疚感。1896年,美國心理學家格蘭維爾 斯坦利 豪(Granville Stanley Hall)在《非同尋常的兒童》(Of Peculiar and Exceptional Children)一文中列舉了眾多獨生子女的怪癖,並因此宣稱“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疾病”。自此以後,“孤獨”、“嬌慣”、“不擅長與人合作”、“以自我為中心”,這些標簽便習慣性地被打在獨生子女的額頭上。獨生子女的父母也因此被認為“太自私”,不為孩子的未來考慮。
但事實上,從上世紀70年代起,便不斷有新的研究結果對斯坦利 豪的觀點發起挑戰。紐曼對多項研究進行綜合分析後發現,排除掉父母社會經濟地位、教育水平和社會總體福利制度等因素的影響,獨生子女的智商、情商和未來發展成就都不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低下;而且,獨生子女家庭的總體幸福指數常常高於“兒女雙全”的理想模式。基於老式傳統想象的“孤獨”景象也已經被證偽。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顯示,孩子是否孤獨、社交技巧的高下取決於父母花多少時間和心力帶他們與外界溝通,與有沒有兄弟姐妹無關。
紐曼指出,心理學上的“源記憶失憶”(Source Amnesia)現象可以用來解釋人們對獨生子女問題的雙重標準。正如“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面對感性的“兒女繞膝”、“天倫之樂”的敘述,人們常常忽視了自己處理信息時的選擇偏見,陷入感情圍城。
在紐曼看來,“要幾個孩子”和“要不要孩子”本質上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關鍵在於,做出任何有關家庭規模的決定之前,務必想清楚,身為父母的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和質量,你展示給他們的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法,才是決定你和他們是否幸福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