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中國養老險公司面臨生存困境:稅優缺失成瓶頸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14: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早報記者 劉欣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中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顯滯後,由此,國內養老險公司已面臨生存困境。

  目前,國內共有5家專業養老險公司,集中于2004年和2007年成立,分別是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這些商業養老保險公司經營業務主要為團體養老年金保險、個人養老年金保險和企業年金等。但市場人士分析稱,由於企業年金市場發展遠低於預期,上述養老險公司的收入遠低於運營成本,使得公司的盈利時間延長,經營壓力增大。至去年年底,僅僅平安養老通過提供綜合福利保障,于2009年實現首年盈利外,其他四家公司均處於虧損狀態。

  稅優缺失成發展瓶頸

  市場人士認為,從根本上而言,中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力度不夠,主要是由於稅收政策優惠缺乏支持。

  目前在中國,企業年金僅對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的5%以內有稅收優惠,對個人繳費無稅收優惠支持,且稅收優惠模式為TEE模式,即在繳費環節徵稅,投資和領取環節免稅。從總體上不利於企業和個人參與企業年金的積極性。在團體養老金、個人養老金方面,中國尚無稅收優惠政策的政策。

  而世界主要國家在商業養老保險上都有不同幅度的優惠措施。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稅法中,對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僱主繳費部分大都給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的優惠,但是允許扣除的額度有所不同。如瑞士是全額扣除,德國為10%、美國為15%、加拿大為18%。

  另外,世界許多國家對於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以及個人投保儲蓄性養老保險的保費支出,允許從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譬如,美國採用限額扣除,2000年僱主養老金計劃中僱員個人繳費的最高扣除額為1.5萬美元。

  一位大型壽險公司産品開發設計人士分析,沒有稅收優惠政策,老百姓把錢存銀行來養老,跟現在用錢去買養老險,有什麼格外的區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吳焰就在今年全國兩會提案中建議,由國家財政部門出臺專門文件或適時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對於個人購買養老保險的保費支出,明確允許其從本期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待獲得保險金給付時再列入當時的應納稅所得額交納個人所得稅。

  團體年金規模下降

  在業務缺乏財稅支持的境況下,國內養老保險公司絞盡腦汁尋求生存空間。其中,平安養老、太平養老和泰康養老分別將壽險公司的團險隊伍劃歸養老保險公司,通過發揮團險渠道業務潛能,維持養老保險公司的生存。

  而國壽養老和長江養老則專營企業年金,其中國壽養老重點拓展中央企業客戶,長江養老在鞏固上海市企業年金市場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全國業務突破。

  經過努力,年金保險近年來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原保費收入從2001年的316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215億元,年均增長16%。

  與此同時,五家養老保險公司還通過承接地方社保機構企業年金,求得生機。根據統計,至2010年年底,國內養老保險公司相繼承接了深圳、上海、遼寧、大連、杭州等31個省市超過299.6億元的地方社保企業年金。

  然而,隨著企業年金業務開展,養老保險公司的團體年金保險業務規模呈下降趨勢。2009年僅為270億元,規模不及2003年的發展水平。

  市場人士分析稱,團體年金規模下降,主要原因是企業年金對團體年金有較大的擠出效應。

  一位養老險公司人士稱:“從本質上講,團體年金和企業年金都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但與享有稅收優惠支持的企業年金相比,團體年金逐漸喪失優勢,原先很多團體補充養老保險轉為企業年金。

  産品形式單一

  國內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發展遲緩的原因,除了政策和市場本身的因素,企業自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市場人士介紹,目前中國已開發在售的團體年金保險、個人年金保險産品有數百個,産品形態包括了傳統的定額年金保險、有保底收益的分紅和萬能型年金保險、無保底承諾的投資連接型年金保險。

  然而,這些産品注重積累期設計,對領取期的服務創新不足,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不同公司的很多産品不僅名稱看上去相似,而且保障範圍、責任費率都相差不多,産品形態相對單一。

  比如,從國際經驗來看,企業年金無論是DB計劃(“確定給付計劃”,即企業首先確定職工的退休領取待遇,再依照精算原理確定各年繳費水平)還是DC計劃(“確定繳費計劃”,即企業首先確定繳費水平,再確定未來的領取待遇),都有很大市場空間,但目前中國企業年金只有DC計劃,沒有DB計劃,只能滿足市場的部分需求。

  上述人士稱,目前從保險深度以及力度來講,中國未富先老,而商業養老保險的滲透率遠遠不夠。

熱詞:

  • 養老保險公司
  • 確定給付計劃
  • 專業養老
  • 定額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