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除了可以拿錢謀求快速發展外,上市公司還以規範的治理結構而聞名。不過,自打有股市那天起,虛假披露、欺詐信息等也伴隨而來,忽悠投資人、忽悠監管方的事件並不新鮮。數據顯示,2002年至今,共有50余宗上市公司欺騙投資者的案件被訴諸法庭,涉及上市公司18家。
在18家公司的案例中,不乏投資者耳熟能詳的東方電子、銀廣夏、ST科龍、寶利來等上市公司。其中,東方電子從2003年10月份因虛假財務報告被告上法庭,到2011年3月案件審結,歷時長達6年半,具體受理案件2716件,涉及股民數量6989個自然人或法人,涉案金額44242萬元。
“明星妖股”橫空出世
一直以海外大單“勾引”普通投資者的杭蕭鋼構也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上市公司,在2006年至2007年初的大牛行情中,一直處於低位盤整階段,股價被壓得幾乎不敢喘一口大氣。然而,從2007年2月12日開始,該公司股價一連拉出12個漲停板,從4.5元飆漲至14元,“明星股”橫空出世。
隨後,該公司簽訂344億元海外大單的信息公之於眾,該公司陳經理宣稱“合同本身一點問題也沒有”。但隨著媒體深度調查,狐狸的尾巴就漸漸露了出來,這個天價大單被指為資本玩家與杭蕭鋼構的“鬼把戲”。不過,資金對股價的拉抬依然強勁,當年5月底已經攀升至30元,3個多月的時間狂漲6倍多,“明星股”演變成了“妖股”。隨後,杭蕭鋼構股價開始高位震蕩,穩步下移,一些被高位套牢的投資者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在為人家“抬轎子”。
從2007年5月證監會和公安部門介入調查算起,兩年多之後的2009年,這個被稱為“洩露內幕信息第一案”的面目才被揭開。已然物是人非,但投資者感到傷心、有畏懼,是資本的推手造就了這只“名股”。如同“名妓”一般,名聲在外的杭蕭鋼構總能傍上“大佬”,隨後的股權激勵、進軍房地産等利好頻出,去年底又爆出來自印度的大單,虛虛實實間,其股價常有漲停相伴。
紅光實業成欺詐上市第一股
除了欺騙投資者的案例外,監管部門也曾經飽受“欺騙”。2000年12月14日,我國第一例上市公司欺詐上市案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但涉案的紅光實業已經沒有錢再交罰款了。紅光實業在1997年5月份的招股説明書中,隱瞞上年度巨虧5377.8萬元的事實,虛增凈利潤5428萬元,虛報利潤10805.8萬元,騙取了股票上市的資格,欺騙了股民。
目前,由於證券市場機制逐步健全,鮮有像紅光實業這樣欺詐上市的案件,但欺騙投資者的案件仍不絕於耳。這些案件從作案、發現到被查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單單從立案調查到宣判,往往就需要2年以上的時間。其中的艱辛也許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到,怪不得有的受害投資人最後被搞得心力交瘁,面對一紙判決,卻毫無勝利的喜悅。
一位私募投資人表示,散戶最好不要碰這類“妖股”,對不靠譜的信息最好以靜制動。建議重視基本面研究,發掘一些踏實的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