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梅新育
不久前,有學者在《環球時報》刊登“解決民族問題急不得”一文,反對“有些自己不從事民族理論研究的學者,利用特殊的身份和地位,鼓吹民族問題去政治化、非政治化”。對於這種看法,筆者並不贊同,其他社會科學與民族理論研究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我們理應反省:為何經濟發展了,一直和諧的民族關係現在卻出現一些不和諧現象,曾經主張的理論和政策存在哪些誤區?
對於中國大多數三四十歲的人而言,他們在青少年時代幾乎對民族問題沒多少概念,所以目前還沒把這當作一個重大的現實挑戰來看。不過,近30年來舉世公認的經濟增長並不能自動解決民族問題,我們必須正視現行民族政策和理論的缺陷。
不只一個國家的前車之鑒表明,經濟增長的成果有可能激化圍繞分配問題的爭奪,經濟增長、甚至僅僅是經濟增長的期望都有可能惡化一國之內的民族關係;這種惡化一旦成為現實,經濟增長的果實又會反過來為民族鬥爭各方提供更多的資源,把矛盾衝突鬧大。例如尼日爾河三角洲油氣資源的發現和開發刺激了當地分離主義運動的興起,蘇丹因開發石油資源而爆發內戰,並最終導致國家一分為二;即使富裕如英國,也因為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北海石油開發給蘇格蘭民族主義運動增添了強勁的新動力。可見,我們不應將中國目前的民族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不夠發達,而是應基於對事實的判斷逐漸完善相應的政策。
在現行民族政策中,最引人爭議的莫過於過多過濫的少數民族優惠政策,因為這既違背人人平等的理念,又不符合客觀的政治經濟現實,還造成了一些越來越明顯的負面作用。畢竟,並不是所有少數民族都生活在落後地區,也並不是所有漢族都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下,即使要為條件較差的國民創造更好的條件以利於其參與競爭,那也應該是實施地區優惠政策,而非民族優惠政策。筆者認為,這項政策並未實現其目標: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那些片面的優惠政策並未激勵優惠對象的自我奮鬥精神。令人憂慮的是,過多過濫的少數民族優惠政策並未完全起到增進國家認同的效果。
新中國民族政策和理論有歷史傳承部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西方和蘇聯學來的。因此,客觀認識評價這些國家民族理論和政策實踐對我們有重要意義。
正視現實,反思和調整民族理論與政策,並不等於主張馬上全盤推倒重來;把這兩者畫上等號,無異於抹黑。我們應當重視民族問題,但片面宣揚民族問題無小事,任何事情都要上綱上線政治化,只能人為地使小事變大事,無事變有事。我們不指望一夜之間化解矛盾,但我們可以漸進調整政策,“不帶任何條條框框地去發現問題,本著對社會對政府震動最小的原則探尋解決方案”。▲(作者是北京郵電大學文法經濟學院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