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項崢:規範民間融資或可減少貨幣供應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1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通常,M2/GDP這一指標,反映的是一國經濟貨幣化的程度。改革開放後,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的M2/GDP也快速上升,由1985年的0.58上升至2011年的1.81。這一比值不僅遠高於發達經濟體的水平,也高於新興經濟體。如此龐大的貨幣存量,始終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因為通貨膨脹終究是一種貨幣現象。

  我們可以將全社會的經濟交易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産生GDP的經濟交易;另一部分是不能産生GDP的經濟交易。不能産生GDP的經濟交易包括兩大塊:一是純粹的貨幣化進程引發的貨幣化交易。比如,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原先計劃分配、無償劃撥的交易向貨幣化交易轉化,這一過程體現出商品交換的貨幣化進程;二是已貨幣化但不産生GDP交易的市場容量顯著增大。比如,土地市場、二手房市場、舊貨市場、金融市場交易的發展壯大等。不能産生GDP的經濟交易規模顯著增長,勢必會擠佔産生GDP的經濟交易所支撐的貨幣供應量,從而形成全社會的超量貨幣需求。

  在中國,直接融資不發達,微觀經濟主體閒置的資金大多存放在銀行存款賬戶上。由於間接融資佔據主導地位,已貨幣化但不産生GDP交易規模擴大引致的超量貨幣需求,不能直接向個人或企業融資,主要還是依靠銀行貸款來解決。於是,一筆貸款的發放,將形成新的存款,增加了全國的貨幣供應量。

  由此可見,在中國,貨幣供應存在一定程度的內生性。貨幣供應量被動增長,融資模式是其中的關鍵。在直接融資佔據主導地位的融資模式下,融資交易不會增加新的貨幣供應量。這大體上可以解釋發達經濟體的M2/GDP,為什麼會顯著低於中國的原因。

  基於上述分析,在發展資本市場同時規範民間融資,或可減少貨幣供應。這是因為,民間融資不通過金融機構仲介,不會派生存款,屬於貨幣存量的再配置,配置過程就可以滿足實體經濟交易的需要,不需要在實體經濟中再注入新的貨幣。特別是民間融資資金多投入到實體經濟的生産中,與産生GDP的經濟交易密切相關。

  不僅如此,規範發展民間融資,還可以降低金融風險,合理引導民間資金流向,促進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據統計,全國民間融資規模在3萬餘億元,考慮到民間融資利率與銀行貸款利率之間存在利差,不排除部分民間融資借助銀行融資進行套利,無疑大大增加了銀行信貸資産的風險。

  此外,規範民間融資,也是建立完善債券市場的基礎之一。未來垃圾債、市政債的主要投資者為民間資金,規範發展民間融資市場,也是教育和培養民間投資者的一個重要途徑。

熱詞:

  • 民間融資
  • GDP
  • 貨幣需求
  • 規範發展
  • 融資模式
  • 民間資金
  • 經濟交易
  • 貨幣供應量
  • 二手房市場
  • 實體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