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農曆新年之後的房地産市場,依舊延續了去年底的冷清低迷乃至悲觀的氛圍。多個城市1月份成交量“觸底”近年最低值。來自房地産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逾八成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平均跌幅達38.14%。國家統計局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為98.89,連續7個月下滑,創近28個月以來新低。
市場內外一直在關注新的一年中調控政策的走勢,很多開發商則期待政策出現松動,也大多在各想辦法度過這個冬天。就在這個背景下,安徽沿江重要城市蕪湖突然發佈房産新政,試圖通過各種免稅政策、戶籍政策、財政補貼政策,以及“營造信貸和融資的良好環境”來刺激樓市。
蕪湖此舉,算是在平靜的水面丟下了一個石頭。石頭或許不太大,但一定會激起浪花,也註定會受到市場的普遍關注。蕪湖此舉會招致什麼樣的反應?業界很好奇。這也很容易讓人想起去年10月佛山市房産政策的“松綁”,只是該政策甫一公佈,在輿論聚焦之下,迅速撤回,演繹了一起著名的“朝令夕改”事件。
蕪湖推此房産新政,背後動力自不必猜測,但輿論大多會指向土地財政或開發商利益等方面。不論如何,其目標還是很清晰的。地方政府試圖通過政策的松動,改善過於冷清的市場環境。在全國市場陷入冬天的情形下,蕪湖頗有打響了新年“第一槍”的感覺。
那麼,這一新政給出了什麼樣的信號?是為全國一刀切式的樓市調控政策松動的開始?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真的已經告急?還是有別的什麼更深層次的緣由?在我們看來,蕪湖“刺激”樓市的做法,多少反映出長時間嚴厲調控之下地方政府的兩難選擇,且在兩難中選擇了向前探一步,但這只是一個個案,不具有全局性的符號意義。
自2010年4月出臺調控樓市的“國十條”以來,房地産市場利空政策不斷加強,市場價格也在不斷有所調整。儘管在政策選擇上一直有所爭議,但調控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卻是事實。根據2011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2012年會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的基調則更具體:一是鞏固和擴大房地産調控效果;二是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三是支持和幫助自住性、剛性購房需求。
這些政策的敘述表明,2012年房地産調控的大方向不可能有明顯變化,保障房建設的推動與商品住房的調控依舊會雙管齊下,少有機會出現逆通道。鞏固現有調控成果,避免房價反彈,依舊是決策者相當看重的政策目標。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大小開發商,對此大勢懷有共識。不過,這也並不是説,今年調控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微調”。
事實上,有些“微調”動作已經出現,如央行近日提出,要繼續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滿足首次購房家庭的貸款需求。相比此前表述,松動的痕跡較為明顯。同時,部分地方的土地財政壓力,也在倒逼嚴厲調控的絕對高壓趨於平穩。地方政府或無意與中央政策逆行,但有動力改善土地出讓的現狀。
一項統計顯示,1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成交量和住宅用地成交量較去年同期跌幅均超過50%。京、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降幅更為驚人,上海1月土地出讓金同比縮水達七成,北京則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廣州縮水幅度更是達九成。地方土地財政受到市場調控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此前曾有意見稱,今年調控的變數在於地方政府,也是從這個角度展開敘述的,不能説沒有道理。
蕪湖的新政已經面世,也沒有再現“朝令夕改”的窘況,相信當地相關職能部門會對此有更多解釋與敘述。不論其如何解釋,當地官員欲激熱樓市的心情明顯。這一事件到底會産生怎樣的反響,更是值得關注與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