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養老金入市拉開帷幕 最多有5800億可入市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13: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養老金入市在農曆新年過後已有實質性推進。據悉,國務院有關部門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養老金入市步伐,年內有望獲得重大突破,而相關投資運營辦法“最快將在一季度發佈”。最新的消息是,如果養老金入市成行,其投資比例很可能參照企業年金有關辦法,即入市比例“最高可達30%”。如果以較為理想化的方式計算,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1.92萬億元,最多約有5800億元資金可入市。

  大幕在爭論中開啟

  事實上,農曆新年成為養老金入市政策明晰的一個轉捩點。就在2011年12月15日的財經年會中,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建議,養老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可學習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取收益。但隨後業界亦形成了支持和反對的兩種聲音。

  支持者或看重鉅額養老金對資本市場的刺激作用,不希望在現有制度下養老金繼續貶值;反對者則多出於資金安全考慮,認為中國資本市場並不健全,現行養老保險制度亦有待完善,改革未到位前盲目入市,擔心公眾“養老錢”將會受損。

  這使得市場一度陷於迷茫之中,在此前的調查中,多數業界人士均認為兩相爭執之下,養老金入市的步伐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快,至少是“還沒有時間表”。但到2012年1月末傳出的種種消息卻顯示,最終政策的取向並不是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

  養老金入市已經拉開帷幕,記者在調查採訪中了解到,養老金入市以實現保值增值目前既面臨諸多難題,但亦將會有更多細節上的安排以保障其入市“航程”的安全和風險可控。如果更為冷靜的思考和測算,養老金入市既不是過於樂觀者認為的“救市良藥”,也不是過於悲觀者認為的“將面臨重大風險”,它事實上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一環,並將對市場産生深遠影響。

  “救市”並非根本出發點

  養老金入市的意義何在?由於當前市場成交的低迷,行情的遲滯不前,站在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很自然的將養老金入市看作是“救市”的法寶。但如果站在決策層的角度看,養老金入市或將對股市起到支撐作用,但這顯然並非養老金入市的出發點。

  知情人士透露,在現行體制下,個人賬戶資金多存入財政專戶,缺乏良好的投資渠道,只能存放在指定銀行或購買國債,任何地方、部門和個人都不能用於其他形式的投資。而在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即使以定期存款存放,資金實際上也在不斷貶值。

  按照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的測算,從1997年到2010年,養老保險基金的賬面虧損額高達約6000億元。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社保體系的一道坎,保值增值的壓力成為推動養老金入市的動力。

  同時,高層也希望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時空互換,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支付危機。

  在2011年12月15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建議養老金入市後,業界的反對聲音中亦不乏將養老金入市解讀為“救市”,但這種解讀與籌劃經年的養老金入市政策初衷相去甚遠。

  投資主體或將明確

  那麼,由誰來作為養老金入市的投資主體?記者了解到,人社部在2009年曾提出擬讓各省分別設立投資運營主體的設想,這一設想雖然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場競爭以確保基金公司和投資主體之間的地位對等,但同時又難以解決各省養老金結余情況不同,各省投資主體投資能力差別大,易受本地政策變動影響等問題,因此已被決策層放棄。

  更為實際的做法是設置一個全國統一的投資運營主體,將各省養老金結余統籌起來,由這一投資主體統一進行管理。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這一投資主體設置卻面臨“部門之爭”的窘境:人社部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是兩個最有力的競爭者,雙方都希望獲得投資權。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優勢在於,成立十餘年來保持了較為穩定的投資業績,具備豐富的投資經驗,熟悉資本市場;其劣勢則在於,地方養老金分散在人社部的各個社保經辦機構之下,如果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投資主體,則需要得到人社部的配合。同時,人社部雖然“掌握著錢”,並且也希望獲得投資權,但投資能力和投資經驗卻成為短板。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投資主體設置之爭仍在繼續,由於這一選擇涉及到部門利益,並且也與地方政府利益息息相關,因此頗多爭執。亦有可能新成立一個投資運營主體,直接設在國務院之下,該新機構組建專業投資管理隊伍。但無論如何,如果養老金入市的政策方向確定,投資主體最終並不會成為一個實質性的障礙,投資主體的明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入市”不等同於“入股市”

  養老金入市更全面的説法是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而進入資本市場並不等同於進入股市,而是指進入包括股票、債券等在內的多個投資領域。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此前透露,為落實“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積極穩妥推進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將各地方管理的一部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集中起來,按一定比例投資各類金融資産,其中一部分將投資股票。

  這一説法與最新的“投資比例很可能參照企業年金有關辦法,即入市比例最高可達30%”較為吻合。如果從數據測算來看,截至2011年底,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累積結余達2.86萬億元,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1.92萬億。按照30%的比例,最高入市資金規模可達約5800億元。

  與此前養老金入市的想象有差異的是,5800億元只是“入市”資金,用於投資“各類金融資産”,其中只有一部分會被用於投資股票。至於用於投資股票的比例是多少,則是個未定數。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這些情況來看,最終養老金入市並被投入到股票的資金佔整體養老金的比例不會太大,風險也因此可控。而即使是養老金入市購買股票,以歷來的政策風格判斷,也不會是突然間全面衝入市場,更有可能分批逐步介入。養老金入市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應該是起到中長期穩定市場並獲取穩健收益的作用。

  入市應與市場建設並行

  養老金入市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如何應對資本市場的風險,成為業界爭論的又一個焦點。反對養老金入市者所持的一個依據是,中國資本市場現階段“重融資,輕回報”的狀況與歐美發達市場差異甚大,且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有待提高。

  可資參考的數據是,目前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能連續現金分紅的公司不到10%,整個A股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股息率僅有0.55%,而在歐美市場,年均股息率達到2.5%左右。

  即令在歐美發達國家,養老金配置的金融資産中,所投資的公司也必須業績穩定且現金分紅豐厚,多為藍籌公司,並更青睞有較高現金分紅承諾和優先保證的“優先股”。而此類投資標的在A股市場仍頗為缺乏。

  就在2011年12月郭樹清建議養老金入市的同時,其推動的資本市場建設步伐也在加快,監管風暴和分紅新政的推出與養老金入市的建議不乏內在聯絡,養老金入市理應與資本市場建設並行。

熱詞:

  • 養老金入市
  • 社保基金理事會
  • 救市
  • 資本市場
  • 股息率
  • 優先股
  • 航程
  • 入市
  • 金融資産
  • 投資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