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著名導演湯曉丹
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
1月25日,享有世界聲譽的希臘泰斗級電影導演西奧 安哲羅普洛斯遭遇車禍身亡,享年76歲。被譽為“希臘電影之父”的安哲羅普洛斯是希臘電影界代表人物,曾執導多部業界評價極高的佳片。從影40多年來,他始終舉止溫和但從不妥協,他那些舒緩而憂傷的鏡頭兼具大氣磅薄的歷史深度與清醒深刻的哲學氣息,常常觸及希臘動蕩的近代史,聚焦那些由此而延伸出的各類社會問題,諸如戰爭、流放、移民和政治上的分裂。他去世的當天,有影評人評價這是世界影壇的一次“日全食”。而在1月21日,被稱為中國電影戰爭片之父的著名導演湯曉丹病逝,享年102歲。曾由湯曉丹執導的《渡江偵察記》、《南征北戰》、《南昌起義》等影片,成為中國戰爭題材影片的經典被永恒地留在了影迷記憶中。在電影圈內,湯曉丹被稱為“銀幕將軍”,從氣勢恢宏的“三大戰役”,到用兵如神的孟良崮保衛戰,湯曉丹用他豐富而紮實的電影鏡頭,講述中國人的戰爭記憶。
大師的離去,似乎意味著他們所開創的藝術電影的時代正在淡出當下電影創作的舞臺,如今電影作為商品,其商業性、娛樂性尤為凸顯,電影創作者似乎更重視電影的娛樂屬性所帶來的商業利潤,而忽略了電影自身的藝術屬性和文化價值。當下,商業大片多了,對電影娛樂化、商品化的追求更迫切,而少見真正的電影大師,直面當下時代的困境並以對歷史的追問令影像引發人們的感動和思考。粗製濫造的影片和單純由明星堆砌而成的電影充斥在銀幕上,而極少數真誠深刻的作品卻無法贏得市場。
當下電影世界,商業大片的娛樂消費大行其道,而在電影産業看似繁華的背後,有多少觀眾還會走進電影院,又有多少觀眾能夠在電影中被觸動,感受到藝術的美妙?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11年北美院線一共收穫102億美元票房,同2010年的106億相比,降幅達3.5%,同時2011年還是1995年之後觀影人數最少的一年。以當前美國平均7.96美元的票價,全年共計售出12億張電影票,相對於2010年流失了5%的觀眾。無獨有偶,據日本影聯發佈的2011年日本電影概況,過去一年,日本的票房成績總計減少17.9%,時隔18年之後再度下滑。而在國內,據統計,2011年銀幕數增幅大於全國票房增幅,把總票房除以全國影院銀幕數,平均每家影院的票房收入實際要比2010年大約下降了10%。
當然,造成當下觀影人數下降是有多重原因的,諸如觀影渠道增多、金融危機、票價偏高等,但在筆者看來,這是由電影産業的本質屬性決定的——電影是文化産品,除了商業化的産品屬性,還屬於文化範疇,還應突出其藝術屬性。如今,電影的這一屬性正在被淡化,被忽視。
筆者春節期間在影院觀察到,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到影院觀看3D影片,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和青年情侶選擇觀影過節,影院裏排起長長的買票隊伍。而擠進賀歲檔的電影基本上是魔幻、喜劇、愛情電影,觀眾們手捧爆米花和飲料,歡喜地走進影院。電影已經完全成為假日期間一種娛樂消費,而曾經可以為人們帶來思想提升和價值引領的藝術屬性,在當前這個時代被襯托得如此不合時宜。
意大利電影先驅者喬托 卡努杜曾認為,在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這六種藝術之外,電影是這些藝術的綜合形式,成為第七藝術。湯曉丹導演曾説:“電影是我的生命。我愛我所選擇的電影道路!”而安哲羅普洛斯則説過:“電影惟一能做的就是使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它與人做伴,讓我們的生活稍微好一點,那就是好電影、好詩的作用。”而如今電影市場唯票房“馬首是瞻”,昔日能在影像中尋找到的創作者的電影理念,如今只是導演如何吸引眼球進而實現投資者利益的市場行為。
微博上,上海電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在悼念湯曉丹導演時説,以電影為信仰,是電影大師賴以成功的根源。但有人僅僅把電影視為名利場。名利猶在,作品早逝。在筆者看來,在這個內容為王的産業中,電影的藝術屬性和娛樂屬性並非零和博弈,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期待電影産業來一次藝術的回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