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國信證券債券自營浮虧6648萬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固定收益證券總部總經理于為群已被解職,但仍在協助處理越權操作致浮虧事件

  早報記者 忻尚倫 實習生 唐思慧

  2011年,中國資本市場股債雙殺,不僅普通投資者虧損連連,機構投資者因杠桿交易産生的虧空數額更是巨大。

  自中信證券自營部門曝出去年12月出現5億-10億元的單月巨虧後,國信證券債券投資業務也出現了6648.29萬元的賬面虧損。

  “個別人員越權操作”

  1月17日,有自稱是國信證券內部員工向數家媒體爆料稱,由於杠桿放大效應,該券商的債券投資業務在2011年出現了6億多元的虧損。

  “6億元”的天文數字讓市場一片譁然。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時常會曝出魔鬼操盤手違規操作導致所在公司巨虧的事件,市場擔心國信證券固定收益證券總部總經理于為群是不是又一個“魔鬼操盤手”。

  針對此事件,昨日國信證券緊急發佈的新聞稿顯示,截至2012年1月13日,該項業務浮虧6648.29萬元。主要是因市場下跌、資金吃緊導致。“虧損額度在公司可控範圍內。”

  根據國信證券總部新聞稿,債券撮合交易業務是國信開展的一項常規業務,自2006年啟動以來,一直運作有序、情況良好,每年都有一定盈利,不需要公司資本金支持。國信證券在2011年準備撥出專項資金給固定收益證券總部,支持其開展債券投資業務。

  “然而,當公司尚在研究、論證,專項資金還沒撥付的情況下,該部門越權行動,擅自操作,放大業務規模。”新聞稿內容顯示,國信證券在2011年9月發現了這一情況,停止了資金撥付流程並處理越權行動問題。

  據國信證券表述,該公司為此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調查了解事件,“現已摸清相關情況,並已經採取了措施。該事件本質上屬於業務部門的個別人員越權操作。”

  2011年9月,國信證券發現這一情況之後,立即停止了資金撥付流程,首先處理越權行動問題,並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全面調查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現已摸清相關情況,並已經採取了措施,目前已經暫停該項業務。

  違規部門已暫停債券投資

  據國信證券表述,已在2011年10月31日主動向深圳證監局進行了專項彙報,並在內部部門會議、內控會議和年終總結大會上進行了情況通報。

  爆料人稱,負責該業務的固定收益證券總部總經理于為群已離職。早報記者了解到,于為群以及一名負責具體操作的交易員已被解職,但尚未離開國信,仍在國信證券協助處理該事件。

  目前,國信固定收益證券總部已全面暫停了債券投資業務。但由於固定收益證券總部和自營部門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部門,因此國信的債券投資、以及固定收益證券總部的債券承銷和債券撮合交易業務仍在進行,並未全面暫停。

  國信還表示,雖然此次出現了大額虧損,但並不會就此暫停債券投資業務,“在經過重新調整後,會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啟動。”國信證券一內部人士説道。

  該人士並稱,目前6648.29億元的虧損並未兌現,仍只是賬面浮虧。“這部分持倉倉位已經轉交給了資金財務部進行後續操作。”“等市場行情好起來,因有杠桿效應,賬面虧損也會比較快地收窄。”

  所謂債券杠桿交易,即是疊加式的債券回購操作。投資人買入債券後,按一定折算比例質押入庫後,再通過正回購拆入資金再次買入債券,繼續質押入庫後做正回購拆入資金買入債券。

  事實上,這種債券交易方式在金融機構間非常普遍。以公募基金為例,證監會對其設定了杠桿倍率需在1.4倍以內;而券商進行債券交易的杠桿倍數,證監會沒有明確規定,主要通過資本金指標來進行約束。

  A股IPO出現路障?

  國信證券2011年未經審計的年報內金融資産風險調整表中顯示,截至2011年底,國信證券持有債券類金融資産中,除了58.898億元餘額的國債外,餘額為60.9億元的企業債(包括公司債)是持有量最大的一項債券類資産,當期僅有5.0755億元計算入國信證券的凈資本。在企債中,有擔保債權期末餘額為20.3億元,無擔保債權期末持有量為40.6億元。

  一券商研究員指出,雖然在2011年債券市場巨幅動蕩,但從全年看,下跌幅度並不過於劇烈。但是,不僅是國信證券,超八成的券商債券型集合理財産品出現了虧損,27隻存續期內産品只有5隻取得了年度正收益。

  該研究員表示:“除了市場流動性收緊、以及城投債風波拖累債市全面下跌的因素外,在股市表現欠佳的情況下,債券類管理人的投資風格普遍比較激進,也是造成債券類投資出現大面積虧損的主因。”

  而2012年是國信證券“關鍵性”的一年。根據既定計劃,國信證券有望在今年衝刺A股IPO。監管機構對券商IPO的規定,必須滿足近三年持續盈利的硬指標。

  2011年國信證券獲得的凈利潤是18.11億元,在未上市、已公佈年報的券商中排名第一。在國信證券的利潤表中,投資收益(可視為自營收入)一欄顯示,共計9474.55萬元的虧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可視為賬面凈收益)則達到1.061億元。此外,交易性金融資産加上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産(可視為券商自營總資産)至2011年底,共計148.736億元,比年初的100.3億元增加了48.437億元。

  2010年,國信證券的凈利潤為31.1億元,2009年為41.7億元。加上2011年的盈利情況,國信證券已滿足了近三年全部盈利的硬指標。“除非出現這種情況2012年行情極差,再加上無法回補的2011年浮虧,國信證券的上市之路才會出現路障。”

熱詞:

  • 國信證券
  • 債券投資
  • 債券類
  • 集合理財
  • 券商研究員
  • 證監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