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評論:玩不起躲得起的IPO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20: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馬振龍

    能夠靠技術躲過二級市場的大跌,卻怎麼也想不到IPO中簽後的幸運正在慢慢變成一種負擔,甚至是個陷阱。

  新股頻頻破發,往往預示著底部區域的臨近,不過,像2011年這種七成新股破發的慘烈景象在往年也並不多見。新股破發,意味著投資者對市場大環境的不看好,或者對IPO公司前景不看好,在這種大預期下,部分題材並不突出的IPO公司,便成了市場回避的對象。

  2012年的第一個完整交易周,市場打新資金伴隨3隻新股的全線破發降至冰點。全周506億元的資金水平創出了IPO重啟以來最低紀錄,較去年816億的最低水平大幅減少,與去年全年周均3600億元的水平相比,跌幅之大更是罕見。

  看不到預期收益、上市賠錢是大概率事件,在這種市場預期下,IPO不再是投資者眼中的美味。新股首日破發,機構投資者也開始“用腳投票”。日前,因參與詢價機構僅18家,不足法定的20家,朗瑪信息被迫中止發行,成為繼八菱科技後的第二家IPO發行失敗的公司。

  曾幾何時,能夠在新股申購中中上一個簽兒,那可是令多少股民欣喜不已的事。一個營業部就中幾個號,如果不是超級大盤股,中個簽兒少説也有個30%以上的利潤,要是趕上牛市,上市首日便能輕鬆斬獲一倍以上的利潤。然而,這樣的美好記憶隨著2011年大熊市的出現一去不復返。高市盈率、高發行價、高募資額,廣大股民耳熟能詳的IPO“三高”無疑是新股破發的推手。“三高”一旦觸及投資者的風險底線,大面積破發就成為必然。

  廣大中小股民開始遠離一級市場,這是件好事,玩不起還躲不起嗎?但是,即便這些小散們放棄了IPO申購,卻還有新股可以源源不斷成功發行並上市。

  2011年的證券市場是痛苦的一年。但對券商IPO承銷而言,卻是一個大豐收年。在二級市場總市值縮水超過4萬億的情況下,券商來自IPO的保薦、承銷收入再一次創下新的歷史紀錄。數據表明,在去年IPO公司數量從上一年的332家下降至272家的同時,相關主承銷商的保薦、承銷費用卻是不降反漲,合計已高達254.33億元。

  券商有錢賺,申請上市的公司就更不在話下了。在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很多公司都不會選擇在一個熊市背景的市場進行IPO發行,但是中國是個例外,因為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在中國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對於很多公司來説,上市就是公司“一生中”最大的一筆利潤。前兩天偶然聽到一檔證券節目,兩位專家調侃道,現在股市的IPO就如同商場打折一樣,雖然打5折,但其實商家早就把打折前的價格抬高了,打了折其實售價反而更高了。本來打算20元發行的新股,結果在“有形之手”的幫助下,25元就可以順利IPO,這樣即使上市首日跌他個20%,仍不低於20元的心理價位,所以上市公司一點也不疼。

  新股發行重在平衡市場各參與方的利益,而目前新股發行成為發行人與保薦機構的盛宴,也變成了市場與投資者的夢魘。所謂的“市場化”發行,使上市公司老闆一個人、一個家族幾天就豪取了幾億幾十億元,實現暴富;而幾萬、幾十萬的投資者卻深深套牢。

  新股還將一如既往地發,如果參與詢價的機構和泡在一級市場打新股的投資者不能回歸理性的話,高價新股、高市盈率新股還會一如既往地不斷出現,破發和首日暴跌便隨時可能降臨。中簽的中小投資者也大可不必一臉無辜、自怨自艾,申購是自己的行為,沒人用刀逼著自己下單,禁不住上市當天可能出現的暴漲誘惑,那就怪不到別人了。幸好,我國的證券監管機構已經發現了新股發行的問題,證監會正在著力給新股發行“降溫”。其實,廣大中小投資者避免新股陷阱的方法非常簡單:不參與IPO,不參與上市炒作;讓機構們自己去玩,等機構沒錢賺了,自然也就玩不起了;機構玩不起了,當然也就不會再有洪水一般的IPO了。

熱詞:

  • IPO
  • 破發
  • 交易周
  • 三高
  • 新股發行
  • 券商
  • 股民
  • 一級市場
  • 中小投資者
  • 二級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