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呂尚春 什麼時候限購令會微調?什麼時候保障房形成制度化供給?什麼時候房價是底部?諸多問題,在房地産調控已冰凍一年半的情形下,仍然只能用“糾結”二字來概括。
即便是對於“微調”,行政平臺依然保持了高度的敏感。2011年12月31日,北京發改委稱,該市房地産調控將予以微調,並通過半官方管道表示外地人買房社保將從5年下調為3年。然而在十天之後,這個謹慎的試探宣告止步。
與去年海南三亞、廣東佛山試圖鬆動限購,被“秒殺”不同,此番北京限購令是否微調顯然經過了不同力量的博弈,而最終維持政策強勢干預市場的“指令性”格局得以延續。只要限購沒有任何鬆動,那麼房價持續下跌、投機者無法進場的“戰果”,就不會有絲毫變化。
這幾乎是付出了最小最輕的管理成本,而維持了一個凍至“冰點”的業績。來自北京房協的表述已非常清楚,宏觀調控“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目標已然到位,在限購不放開的情形下,對於首套置業予以微調,不會對房價穩定造成影響,況且在“國八條”的約定中,對剛需購房的鼓勵是此輪調控應有之義。
顯然,在變與不變之間産生了不平衡,應該變化的房價已發生明顯變化,而原地踏步的保障房工程大多數卻仍然“只見開工,不見落地”。保障房供應是否能真正到位?地方政府是否在消極應對?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面前,選擇對於商品住宅的冰凍狀態,等於是對保障房進展緩慢的懲罰性平衡,只不過被懲罰的不是保障房,而是商品房市場。對於房價的高壓,可以搏取相當一部分民意,然而因此造成的“非市場因素”,卻同樣會傷及其他基數龐大的另一部分個體。
行政作為的不確定性,最易造成“市場預期”混亂。對於在觀望中的購買者而言,他難以預期,如果調控仍然嚴苛,那房價肯定還會下跌,可以再等一等,如果開始微調,房價趨穩,那現在無疑是入場的好機會,但是,到底房地産冰凍到哪一天呢?這幾乎是任何人不敢觸碰的謎題。
對於房地産公司而言,同樣難以預期,借銀行貸款,斥鉅資拍下的土地,如果不甩賣,難以償付到期利息,如果頻頻甩賣,那麼對於一個商業體而言,同樣是不公平的。正是由於政府收取了鉅額土地出讓金之後,保障房難以到位,導致了調控政策難以解凍、預期失序,然而失序責任卻被新的“行政指令”,把抗壓重擔拋到了蓋房者與買房者身上。
對於行政“一刀切”的迷戀,只能説對於不同的利益主體,一部分擁有絕對的彈性,一部分只能服膺于來自權力的“指令”。自2003年開始,這個怪現象就一直在翻騰不止,121文件要擠出房地産泡沫,恢復保障房制度,然而其後不久卻有18號文承認了房地産支柱地位;2006年終於有了“住房保障辦”,然而2008年危機中的獨家救市卻把剛剛抬頭的“保障機制”按在了嬰兒車中;2010年保障房大幅開工,然而真正竣工者寥寥無幾,單位房、集資房、拆遷房統統算成保障房,幾乎已成公開的秘密。
可以明了的是,正是因為保障機制的持續失靈,最終延宕為房地産的預期失序。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此種折騰的邏輯不變,那麼種種“變臉保障房”必然越來越多;而有朝一日,房價反彈之時,在觀望中未出手者,又會重演涕淚嚎啕的悲狀;房地産商撤出資金購買理財産品、盤下礦山資産……諸此等等,都是因為在變與不變之間,發生了根本的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