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境外人民幣有了投資新用場
為降低發債成本,眾多金融機構將目光投向香港金融市場。日前,國家開發銀行等10家境內銀行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發行總額為人民幣250億元。專家指出,此舉是我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又一措施,對培育境外人民幣金融市場具有積極意義。
讓更多人願意持有人民幣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的公告,2012年1月,批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10家銀行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這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具體步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説,離岸人民幣市場中,債券市場是最重要的。先讓信用等級高的主體比如國有銀行進入境外市場發債,之後發債主體多元化,從銀行到企業,逐漸將境外人民幣金融市場培育起來,讓境外持有人民幣者多一個投資機會,讓更多人願意持有人民幣。持有人民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基礎。
專家指出,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一方面,可以為香港的人民幣資金實現保值增值和流動性管理提供渠道和手段;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內地債券市場的投資和發行主體,擴大市場需求和規模,促進內地債券市場的開放和國際化進程,增強我國在亞洲債券市場的話語權。
曾剛認為,香港,這個離岸人民幣中心,給予國際市場變相地投資中國一個機會。因大家認為中國經濟整體上增長比其他國家好,所以這個市場最近幾年越做越大。
能降低發債主體融資成本
中央政府對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政策是逐年放寬。200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首次規定境內金融機構經批准可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2007年6月,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發改委批准,在岸金融機構獲准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2008年12月,國務院允許在中國內地有較多業務以及在岸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2010年2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宣佈,只要符合現有規定,且不涉及資金匯回中國內地,金融機構可以在香港自由發行人民幣債券。
政策變得愈加寬鬆,發債方和買債方也從中獲得好處。曾剛告訴記者,對發債方來説,香港的利率水平比內地低,兩地存在一定利率差,所以能降低發債主體的融資成本。但對於大型國有銀行來説,發債的目的不單是為了這點利差,更多是為了培育境外金融市場,其政策意義更大。而對於香港這個離岸人民幣市場來説,原來境外持有人民幣者只能將人民幣存到銀行或回流境內,現在則可以投資債券,比將人民幣存在香港當地銀行的利息高。
北京大學國際人力資源EMBA客座教授武欣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不稀釋銀行資本收益率的前提下,發債對銀行來説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選擇。相對境內發債,境外發債的成本要小得多。同時,我國是出口大國,外匯流入巨大,因此我們買了很多國外債券,比如美元債。出口的成本是以人民幣支付,因此人民幣需求旺盛。境外發債不僅解決銀行的支付能力,同時也相對各個銀行的美元債務是一個有效的平衡。
使人民幣成為硬通貨
中國大力推廣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其中一個重要步驟就是讓人民幣在境外流通,最終使之成為國際重要結算貨幣之一。如何將這一戰略更好地落實,武欣欣建議,首先在亞洲特別是南亞、東亞實現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讓那些國家把人民幣作為硬通貨。現在已有東亞和南亞國家在使用人民幣,只是未徹底市場化,但人民幣在那些地區已有很強的滲透力。人民幣現在是硬貨幣(指處於升值的趨勢),但還不是硬通貨(指能自由流動),只有讓人民幣成為硬通貨,很多國家才能把人民幣作為銀行的儲備,這樣我們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才能增強。目前人民幣是硬貨幣,越是硬的時期越容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從而使人民幣成為硬通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高潔對本報記者説,為進一步推進跨境人民幣流動,政府要給予更多有助於市場發育的利好政策。其次,還要提供一個好的市場環境,推出更多、更好的硬體和軟體措施。硬體方面比如發行人民幣債券時怎樣提高結算的安全性,便利性,完善支付渠道;軟體方麵包括人才、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