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陶斯然
説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句話,或將引爆“洋奶粉”行業的潛規則。
1月9日,在聯想投資入股新西蘭乳企紐瑞滋的發佈會上,紐瑞滋的創始人劉寧承認,紐瑞滋由中國企業家創立,奶粉使用新西蘭原奶,並在當地製造後只銷給中國。
這樣的表態將持續已久的關於“假洋品牌”奶粉的爭議再度推上前臺。
“是否是真正的國外品牌的奶粉,這並不重要。”1月10日,劉寧告訴本報記者,“重要的是奶粉的原料是不是國外産的,奶粉的品質是否信得過。”
然而,本報記者卻在市場上比較發現,同樣重量的奶粉,純國外進口的“貼牌”奶粉價格,相較從國外進口奶源,在國內進行加工的“洋奶粉”,其價格要相差了近50%,相較國産奶粉,其價格則更是高得“離譜”。
“事實上,這些‘貼牌奶粉’利用國人的‘從洋媚外’心理,使用了超高定價、利潤最大化的營銷策略。”廣州乳業協會理事王丁棉告訴本報記者,一些“貼牌”奶粉進入中國的成本價每罐只有80-100元,但其終端售價卻超過了300元乃至400元。
紐瑞滋們的暴利
1月9日,聯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家慶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聯想投資已經入股中資乳企紐瑞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官方資料顯示,紐瑞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中國企業家創立,成立於開曼;目前擁有新西蘭紐瑞滋與上海紐瑞滋乳品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在中國、新西蘭兩地註冊公司。新西蘭紐瑞滋主要負責在新西蘭本地的資源收購、搜尋和品控方面的業務;上海的紐瑞滋乳品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紐瑞滋系列産品的分銷和國內銷售網絡的建設和售後服務。
“我們企業雖然由中國人創建,但我們産品從頭到尾,都是在海外生産。”1月10日,劉寧告訴本報記者,“我們相信,消費者更加看重的是我們産品的質量。”
而在奶粉圈子中,劉寧的這一宣言卻已經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這是這幾年的一種‘潛規則’,許多企業和個人已經嘗到了甜頭,其模式就是在國外註冊公司,再找一個加工廠進行加工,最後以純洋品牌的身份回到國內。” 一國際知名奶粉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本報就曾在2011年6月報道了一款正在中國銷售的、標榜為新西蘭頂級品牌的奶粉“紐之健”疑似“假洋品牌”。
“現在這些貼牌生産的‘假洋奶粉’的價格,已經到了一個幾乎離譜的程度。”王丁棉向記者直言。
以多美滋金裝金盾優抗力3段1.6千克奶粉為例,其市場銷售價格為232元/罐。根據産品介紹,該奶粉所使用的奶源皆為海外進口,而後在國內的工廠進行加工以及包裝。而同樣檔次的新西蘭紐瑞滋奶粉3段1千克,儘管其號稱使用國外的奶源,並在國外加工生産,卻以258元/罐的價格進行銷售。
幾乎是同樣的原料,僅僅是因為在不同的國家進行加工,其銷售價格卻相差了近50%。
王丁棉告訴記者,國外原裝進口的洋奶粉和在國內加工洋奶源的成本差異,主要是體現在用工成本、關稅和運輸成本三項。但這三項相加,也不會超過50%。
一個數據或能説明一切問題。以同樣號稱在國外生産的合生元奶粉為例,根據其年報中披露的信息,該公司奶粉業務的毛利潤接近70%。這個數據,幾乎超過了絕大部分白酒製造公司的毛利潤。
對於上述毛利潤數據,本報記者也以其向劉寧諮詢,劉寧並未直接回應該數據,僅僅表示,“在奶粉的銷售過程中,存在諸多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利潤空間。公司已經在盡力降低産品的價格,為消費者謀求福利”。
而前述知名洋奶粉品牌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合生元的數據對於類似的‘貼牌製造’的洋奶粉,應該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真假洋奶粉之戰
事實上,層出不窮的洋奶粉的出現,正悄然改變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佈局。
“我們今年的銷售依然很好,但卻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日前,一洋奶粉巨頭的負責人如此向記者透露自己“幸福的煩惱”。而本報記者向另幾家洋奶粉公司諮詢時,也得到了類似的答案。
“傳統洋奶粉製造商的銷售增速正在放緩。”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的分析師宋亮告訴本報記者,“‘貼牌洋奶粉’以及‘代購’正在吞噬市場份額。”
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僅在淘寶網上,各式號稱“洋”的奶粉的品牌就超過了20種,産地大都位於歐洲以及澳洲兩地。這還不包括諸多專業嬰兒産品網站以及龐大的線下銷售點的統計。
王丁棉告訴記者,“中國的嬰幼兒市場比較恒定,每年固定有1500萬-2000萬的新生兒數量,新的競爭對手的進入,必然會造成一些公司市場份額的下降。”
宋亮認為,國內奶粉行業正在形成一個新的趨勢,即“借道海外産品,回歸國內市場”。最終,“新競爭對手的進入使得市場更具競爭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遏制這些外資品牌頻繁漲價,讓市場達到一個平衡”。
不過,王丁棉也對這一現象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整個民族的下一代,全部押寶在洋奶粉上,這是錯誤的。“事實上,還是有一些不錯的國産奶粉,儘管國內乳製品行業出現了一些事故,但只是發生在一些少數公司身上,公眾需要多一些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