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7日文章】題:亞洲增長放緩可能帶來買進的機會(作者康拉德 德阿恩列)
歐洲信貸危機一直佔據著報紙的標題,但對動蕩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反應最大的卻是亞洲。 2011年第四季度,亞洲股市以及投資于亞洲的基金的表現落後於其他主要地區。
根據晨星公司的數據,這一時期,專注于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的股票基金上漲了2.3%,而專注于歐洲的基金上漲4 8%,專注于美國股票的基金上漲10. 6%。
投資顧問把這種表現歸因于兩點,一是擔心整個世界和亞洲本身的事態發展會削弱該地區眾所週知的強勁經濟增長,二是普遍的不安感和限制風險的願望。但在投資顧問們看來,這種不好的表現可能是暫時的,他們鼓勵投資者考慮利用這個時機在合理的價位買進優質公司的股票。
Saturna資本公司首席投資官尼古拉斯 凱澤説:“人們預期增速會減緩,這的確引起了股價下跌。我們看到了增長減緩,但認為這不是主要問題,這是買進的機會。”
亞洲最大的一些經濟體增長減緩並不僅僅是意外,而是當局為抑制通貨膨脹而策劃的。沃薩奇世界革新者基金的經理塞繆爾 斯圖爾特指出,該地區遭受的打擊不像其他地區在 2008年衰退時那麼嚴重。當全球增長再次加快時,亞洲的增長速度尤其快也許太快了。
他説,亞洲經濟體“表現太好了,因此政府開始踩剎車”。“印度和中國正努力放慢經濟增長速度,它們的舉措正取得成效”。
讓投資者不安的不僅僅是潛在的增長放緩,另—個因素是一系列相似事件,尤其是最近歐洲爆發的金融災難。
斯圖爾特説:“人們開始擔心歐洲會陷入衰退,這對試圖向歐洲出口商品的任何國家都沒有好處。”
投資者目前擔心的是削弱亞洲市場的可能性,而非任何實際的經濟影響。這個主要由新興經濟體組成的地區,很容易因貪婪和恐懼而出現強勁的資本流入和流出而最近,恐懼佔了上風。
儘管亞洲地區前景光明,但一些基金經理仍不願現在買進。格蘭瑟姆-梅奧-范奧特洛公司資産分配部門的愛德華 錢塞勒承認,“退一步説,估價並不讓人難受”。但他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狀況表示疑慮。他説:“我要説,過去三四年中國一直存在信貸泡沫。”他指出,債務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比例大大增加。
馬修斯國際資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羅伯特 霍羅克斯説:“亞洲有良好、堅實的基本面和發達的資本市場。今後6至12個月,它容易出現因追逐風險和規避風險而發生的變動,關鍵是專注于長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