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神龍汽車公司發動機二分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上作業(資料圖片)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日前對外發佈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發佈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同時停止執行。
本次《目錄》修訂,考慮到國內汽車産業健康發展的要求,將汽車整車製造條目從鼓勵類中刪除,納入允許類;在鼓勵類增加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等條目。
新《目錄》發佈後,有國外媒體稱,中國收緊外商投資汽車産業政策,將降低對汽車行業中外資的支持。其實,這是一種誤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將汽車整車製造條目從利用外資鼓勵類中刪除,是由於中國整車製造能力已經有些過剩,整車企業過多。這是根據中國汽車産業發展作出的正常調整,不存在收緊的問題,也不會影響現有的合資汽車企業在中國繼續經營。
中國整車企業過多有産能過剩風險
目前國內汽車整車企業有130多家,是世界汽車大國中最多的。前十家國內汽車集團産銷量佔83%左右,其餘企業僅佔17%的市場份額。最近兩年,汽車業兼併重組只有長安重組昌河哈飛、廣汽重組長豐和吉奧,總體步伐還是嫌慢。中國汽車産業大而不強、大而分散的局面始終未能解決。因此,嚴格控制新增整車企業已然成為一項共識,對外商投資也不例外。
由於前兩年國內車市形勢好,汽車廠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擴大産能計劃,一些新建項目可望在今明兩年投産。隨著車市增幅放緩,一些廠家的新增産能可能會放空。從遏制汽車産能過剩出發,對整車項目的審批這兩年一直在收緊。但這並不意味著收緊外商投資汽車産業的政策,只是引導外資投向更有市場前景、投資回報更高的項目。
汽車産業利用外資政策並未改變
利用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核心。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汽車領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跨國汽車巨頭相繼在中國設立了合資整車企業,還吸引了大批汽車零部件巨頭來華投資設廠。這些合資企業,帶來了技術、資金和車型,推動了中國汽車産業快速發展。目前國産轎車70%是由合資企業生産的,利潤最為豐厚的中高端轎車,基本上是合資企業的天下。外商投資汽車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在中國生産銷售,中國已經成為大眾、通用等跨國汽車公司全球最大的市場。
隨著中國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産國和新車市場。中國生産的車型和品牌也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國汽車進入後合資時代的今天,中國繼續歡迎外資進入中國汽車領域,但是不能沿用以前的模式。在汽車後合資時代,中國政府鼓勵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設立汽車研發中心,投資汽車關鍵技術和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