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北京西站多名旅客稱網購火車票已支付成功,但到現場取票卻發現系統內沒有購票記錄。對於網上訂票系統在哪一環節出了錯,車站工作人員沒有給出明確答覆。此前媒體稱數百人網上訂票時失敗但被扣款。(1月2日京華時報)
“春運到了,好運沒了”,許多沒有買到票的網友如是感嘆。火車票還是一如既往的難買,然而網上訂票非但沒有增加便利反而徒增麻煩,最終為難的是旅客,鐵道部門不給答覆只承諾退款,問題是票沒有,退錢有何用?
網上訂票的時間段為6點至23點,時間段以外為系統維護時間。筆者和大部分網友一樣,5點鐘就早早守候于電腦前“秒殺”,結果卻等來“無票可買”的結果。我們只能有兩種假設:一是別的網友網速不卡“捷足先得”,另一種則是網絡訂票根本沒有做到公平公正。不管是哪一種,我們只想要一個説法:票都是怎麼沒的?
新政策剛開始實施,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存在差錯也無可厚非,問題是作為當事部門如何應對。面對“吞錢不吐票”的情況,對於利益受損的旅客,車站工作人員竟不給説法,僅僅承諾退還扣款。旅客的時間損耗又由誰來承擔?反觀“火車票實名制”全面實施的情況,在火車站有相應的制證處,為沒有準備的旅客進行現場身份證明。這還算得上是人性化服務的一個舉措。車站是否也應為“訂票失敗”的旅客進行人性化解決呢?
有網友質疑鐵路部門有“留私票”行為,雖為誅心之論卻也不是信口胡説。面對質疑,鐵路部門確應積極回應。結合實名制的推進,應該利用網絡手段將票務售賣情況,進行實時公佈,所有車票的去向都可以令旅客知曉,將透明度最大化。旅客也許買不到票,但是票是怎麼沒的,卻要給個説法才行。
“春運訂票”該曬一曬了。(宛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