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綠城老闆宋衛平放狠話:賣不動就把價格降到底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1日 17: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則監管機構清查綠城信託的消息,將這家過去幾年商業模式爭議不斷的房企,再次推向輿論風暴的中心。

  面臨當下資金和市場的雙重困境,宋衛平堅守的高負債、高端産品線的運行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低迷的去化率下,信託違規和退市傳

  言,令市場似乎聽到這個龐然大物搖搖欲墜的聲音。幾日內,A股涉房板塊因此蒸發的市值數以百億計。

  來自消息面的誤會隨後被澄清,綠城中國的常務副董事長、執行主席壽柏年告訴本報,綠城資金鏈足以維繫,當前的任務是“少買地多賣房,降低凈資産負債至100%以下”。

  綠城高管也在過去一段時間裏不斷釋放信號:將通過發展代建、商業地産等新業務,來改善綠城的業務結構和財務配比。

  種種跡象表明,持續的高壓調控下,執拗的宋衛平已然在調整。其老夥伴壽柏年説,今後綠城將轉變為投資開發和品牌管理服務並舉的房地産運營商,不再通過高負債發展。

  由重轉輕,正是經過三次調控後的宋衛平,給綠城的新定位。當然,這個轉型將帶來整個體系的變化,對於這輛一度曾逼近萬科霸主地位的杭州戰車,此番面臨的挑戰不是小打小鬧。

  信託風波

  9月,一些浙江開發商無法償還高利貸跑路,引起市場對房企資金鏈的聚焦。綠城當時凈資産負債率達到163%,在國內各大房企中名列前茅,去化率同比下降甚多。

  23日,一家外媒稱,綠城的有關信託公司正受到銀監會的調查。這家堅持高負債運營的開發商,再一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素來清高的綠城此次反應迅速。24日,綠城高管在杭州召開發佈會,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執行總經理曹舟南稱:未接到通知;綠城的信託合法合規;公司運營情況很穩健。

  事實上,風傳所指銀監會查的是與綠城有關的信託公司,而非綠城本身。綠城中國常務副董事長、執行主席壽柏年28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説,“據我們了解,一、這是銀監會對信託業務的正常調查,並不限于綠城,更不是因為對綠城債務的擔心進行的針對性調查;二、最近房地産調控政策在原有基礎上也並沒有新的變化。”

  但這次發佈似乎並未杜絕人們對綠城的質疑,28日一家國內媒體援引匿名人士稱,綠城擬仿傚復地從H股退市,以吸引戰略投資者進入。一時內地香港房企股市大幅下挫,幾日風波令A股房産板塊數百億市值蒸發。

  “完全不存在,沒有這樣的安排。即便是引入合作夥伴也並不是只有退市這條路。”壽柏年認為,復地退市是由於其流通股主要在大陸,做進一步融資安排需要通過中國證監會的審批,難度頗大,且其退市後便於大股東的支持。“這與綠城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壽柏年説,公司確實做了一些信託,但這是正常融資渠道。其實今年綠城有銀行授信,但由於開發貸規模(信貸指標)不夠,所以選擇信託。

  另外,更有傳聞稱,綠城今年信託量劇增是用於償還其他高息借款。壽柏年稱,信託的成本比銀行成本高,但我們所有信託成本最高一筆也只是14%多一點。

  本報統計了截至2011年6月底綠城的融資,其源於銀行、信託、其他借款的資金總計達到129億元,其中信託籌款33.2億元,佔到總融資來源的25%左右。

  標準普爾分析師符蓓的看法是,綠城雖然取道信託來籌集資金,但是這部分佔據融資總額的比例並不算高。

  符蓓説,銷售額下降和國內外信貸緊縮是推動開發商流動性壓力上升的主要原因,並給出了較低去化率將導致資金鏈緊張的6家開發商,綠城赫然在列。“如果2012年銷售額下降10%,這6家企業就會非常難受。”

  “資金緊是事實,但不至於過不去。房地産企業現在説自己資金鏈寬裕,恐怕不正常。”壽柏年説,“如果我們倒下,一定有更多房地産公司先倒下。”

  壽柏年認為綠城還有牌可打。即便是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各家房企都受到短期現金流困擾,其認為債務也不會影響到公司的維繫。“綠城這麼多年沒有一筆債務逾期,這一點是可以保證的。也不排除今後繼續會通過多種方式來融資。”

  連續的風波,綠城老闆宋衛平亦坐不住了。27日,其在杭對記者撂下“狠話”:先促銷、再賣項目,如果再不奏效,就把價格降到底賣光,自此再不做房産。

  宋衛平轉彎

  圈裏人熟知,宋衛平偏執。這個學歷史的開發商,迷戀“品質”,愛講“人文”,談“理想主義”,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並將這一個性植根于綠城。

  2009年上半年,連環債務危機曾使綠城險遭滅頂之災,甚至面臨被收購的困境。但很快市場行情逆轉。擁有大量存貨的綠城收入如火箭般躥升,該年度其合同加協議銷售額接近500億元,僅次於萬科。絕處逢生的虛驚並未讓綠城改變此前激進策略。宋衛平隨即提出千億目標,並在土地市場兇猛拿地。

  在宋衛平的圈地邏輯中,“土地資産是否貶值是公司唯一風險,而非高負債率。”在其看來,只要有錢,就去買地,再轉化成好産品,就能實現快速變現,資金鏈由此無虞。

  宋敢於“豪賭”的資本大概緣由兩點:除了長期看好土地的增值溢價性,更重要的是對綠城産品的絕對自信。作為業內公認的産品狂熱者,宋衛平強調房子及與城市文化的深度對接,令綠城獲得“豪宅製造專家”的盛讚,其産品具備公認的高溢價力。

  理想主義者宋衛平大概沒有預測到調控者會祭出限購、限貸政策。他此前對人説:綠城在過去買地,都是在不限購、不限貸的情況下,那時都是能賣得掉的,現在市場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如果當時知道政策發生變化,就會非常謹慎。

  任志強(微博)説,“限購令對企業的影響是有區別的,有的企業在非管控的城市,可能繼續擴大,有的企業可能一半一半,有的一條腿可能就有非常大的問題。”綠城可謂這輪調控中最大的不幸者。其産品定位高端,且項目集中在長三角區域和京滬等一線城市,無論是産品線還是分佈區域都是調控重災區。

  宋衛平不得不妥協。經歷了2005、2008、2010年三次調控,綠城開始考慮高成本擴張和精品戰略之間的矛盾。“過去十七年綠城的高負債運行是正確的,但這一輪調控開始,我們已根據行業趨勢對戰略進行調整。今後三年綠城就是要降低資産負債率。如果市場非常旺,負債率偏高有效。反之,必然要把負債合理下降,不必要把公司推到風險境地。”曹舟南説。

  除了土地沉澱了大量資金外,綠城精品策略導致了其在開發和銷售過程中的成本亦居高不下。據不完全統計,綠城近年來的年度銷售利潤大約在9%—10%,在大型房企中並不顯優勢。“綠城的産品完全是成本支撐起來的,土地、建安、營銷成本在國內開發商中都是非常高的。”中房信(微博)分析師薛建雄説。

  宋衛平將2011年定為綠城的成本控制年。一位接近綠城人士透露了這樣的細節,今年春天綠城在中高管間組織了一次內部集訓,集訓的規格和重視程度都極為罕見:參加者每天出勤上課,由授課者課後出題打分,最後按照分數進行末位淘汰,高管們如臨大敵,沒有以往集訓就等於“慶功”的輕鬆氣氛。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論文課題是,如何讓綠城在保證高品質的同時,將成本降低,可在二、三線城市落腳,卻又不失高品質大旗。

  綠城已經不再執著于高端高溢價的産品。“比如新的代建業務,很多都在二、三線城市,談不上豪宅。比如保障房項目,我不可能再用頂級的材料。”壽柏年説。

  不過,此前的存貨仍需要消化。在銀根、市場雙緊的境況下,綠城也早已開始通過多種模式來降低風險,其中重要一條是為項目找合作者。薛建雄認為,“綠城的高負債源於土地,但這些都是優質資産。資産週轉不匹配,萬一傷筋動骨,只要肯把有些項目拿出去,轉讓一部分股份就行了。”

  今年1—9月,綠城的銷售收入為270億元,僅為年初計劃的一半。壽柏年坦陳,“年初定下來540億的銷售額,現在看來完成有困難,但是已經進入第四季度,沒有必要再調低目標。”

  事實上,在持續政策高壓之下,在調整的絕非綠城,開發商開始普遍降低預期,富力從年初400億銷售目標調低至320億元,與去年銷售完成量基本持平。而此前萬科5年計劃是能達到3000億的規模,但王石(微博)近期的一些表態,似乎向市場暗示其已基本放棄上述目標。

  高負債到輕資産

  業內人真正擔心綠城倒下的或許並不多,大家更關注其如何應對後市。“現在的資金到年底沒問題,我們更多的在考慮中長期的問題。”壽柏年説,“綠城今後一方面繼續做投資開發,當然也需要降低負債;另一方面要通過代建、合作、房地産基金等形式,實現品牌和管理的輸出。”

  去年9月,宋衛平組建了綠城建設管理公司,並調集幹將曹舟南主持新公司業務,曹同時升任綠城中國執行董事。

  曹舟南日前對這一戰略有過闡釋:行業正從地産時代過渡到房産時代,對開發商營造能力的高要求,使得投資和開發勢必分離。“綠城的核心競爭能力不是投資能力,而是開發。”

  曹介紹,綠城建設管理公司主推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三大類,保障房、安置房等政府代建項目為優先;持續、快速拓展商業代建項目;積極探索、落地資本代建項目。“三年內實現代建項目超150個的目標,目前已經簽約了50多個項目。”但目前這部分業務尚未對收入有所貢獻。

  在壽柏年看來,通過這種方式開拓業務,投資風險完全由代建方承擔,成本都在項目公司,不會影響綠城現金流。“當然我們會考量代建方的資金實力,土地是否合法合規,是否認同綠城。”

  按照曹舟南的觀點,代建業務並非長工,“實事求是講,盈利能力也不低,綠城過去銷售利潤率9個點,代建則是按照銷售額的7個點去做的,這種模式符合未來趨勢。”

  除了代建的業務模式,綠城還在集中推進綜合體等商業地産,宋衛平已經組建了綜合體發展公司,專門做綜合體。

  “十年前宋董也考慮過,但是住宅地産發展得太好,投入綜合體的注意力不夠多,他希望今後有更好的發展。目前代建項目裏也有5個綜合體了,比如西溪濕地的綜合體,轉塘的鳳凰大廈綜合體。西溪濕地項目是非常典型的綜合體。”曹舟南説。

熱詞:

  • 綠城
  • 賣房
  • 消息面
  • 房地産基金
  • 狠話
  • 柏年
  • 開發商
  • 人文
  • 理想主義
  • 品質
  •